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经济开发区

文章导航

  开发区“保障”“增收”“结对”精准帮扶

  人均4600元以下农户全部脱贫

  □记者 王导

  29日,记者从经济开发区召开的四季度总工会例会上获悉,开发区已完成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4600元贫困家庭和人口全面清查工作,并根据各家庭情况,分别实施“保障”帮扶、“增收”帮扶、“结对”帮扶等多项措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辖区贫困户走出贫困。

  令人欣喜的是,开发区目前清查出来的83户134个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

  A.迅速行动,打下精准扶贫基础

  “现在,开发区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辖区内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脱贫。”在工会例会上,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局长徐激扬激动地宣布。

  作为我市经济重区,开发区的许多村民都尝到了工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甜头,实现了从低收入生活向小康生活的转变。不少村民更是摇身一变,成了“包租公”或“包租婆”,一年收入翻了好几番。

  尽管如此,工业发展有先有后,新农村建设也有快有慢,百姓生活的贫富差距也难免现实存在。

  在开发区,由于各种原因,仍有极少部分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如何帮助辖区贫困户走出困境,成了开发区的重要工作之一。

  早在今年3月,开发区按照要求,成立了以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长林为组长,社会发展局局长徐激扬、副局长周高潮、吕汝跃为副组长,相关责任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在辖区内开展入户低收入调查摸底工作,并落实低保帮扶政策。

  12月10日,也就是在全省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的第二天,开发区立即召开全体干部会议,对扶贫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落实。

  全区的29个行政村连夜召开村三委会议,对照农户清册逐户再次进行清查、核对。

  之后,开发区政协委员、各联村干部分别再次上门视察核查,全面摸清了底数,做到“一户不落、一人不漏”。

  “正是先前的扎实工作,为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徐激扬说。

  在清查名册基础上,开发区对贫困家庭情况进行了筛选分类,针对各家庭情况实行“保障”帮扶、“结对”帮扶、“增收”帮扶等不同层面的帮扶措施,努力做到“一户一策一干部”“一村一计一单位”。

  B.纳入低保,保障帮扶促长效脱贫

  “老李,今年你们一家收入有多少了?”日前,开发区工作人员来到长恬村村民李有加家,询问其家庭收入情况。

  “今年是多亏了政府的帮忙,给我们办了低保,收入多了不少,差不多能有1万元了。”李有加开心地说。

  李有加的儿子李天降30多岁,有个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不幸的是,8年前,正值青年的李天降因受刺激患上了精神障碍疾病,极易暴怒。而妻子的离家出走直接导致了李天降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并失去了工作机会。

  此后,李天降一家没有了收入来源。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病情加重,李天降每天所需的医药费也随之增加。而女儿要抚养,各种开支也难免增加。这几年来,照顾儿子、孙女生活起居的责任全都落在了70多岁的李有加身上。

  可是,李有加已年过七旬,靠打工维持一家生活开支,显然身体条件就不允许。全家人只能靠低保补助勉强维持生活。随着年龄一年年增长,李有加更加感到力不从心。

  “李天降属于精神残疾,户头上只有他和女儿,家庭已没有劳动力,可以办理低保啊。”了解到李天降一家的情况后,长恬村的联村干部朱钢勇和民政专员吴方云一起帮助李有加出谋划策。

  由于李天降本人无法完成低保办理手续,只能由年迈的父亲李有加代办。吴方云事先与开发区行政服务分中心做好了沟通。等李有加一到窗口,工作人员就帮忙填写相关资料表格。朱钢勇则与长恬村村民代表沟通,为李天降申请低保进行公推公议。

  在开发区工作人员的积极帮助下,李天降的低保补助申请过程一路“开绿灯”,不到半个月就办好了所有手续。

  “今年除了低保收入,孙女还拿到了一定的助学资助,生活开支上比往年宽裕了一些,现在还能省下钱,趁着节假日给孙女改善一下伙食了。”李有加说。

  徐激扬告诉记者,其实开发区的绝大多数贫困家庭致贫原因都与李天降一家一样,都是因为生病或者因残导致贫困,家庭失去了“造血”能力。

  针对这类贫困家庭,开发区充分发挥了财政兜底的作用,做到“应保尽保”。目前,开发区清查出来的全部贫困家庭都已被纳入了低收入保障,帮助实现全区脱贫,长效脱贫。

  C.结对帮困,工青团妇多线联动

  然而,纳入低保并不意味着就能完全摆脱贫困。对长城村村民林忠唐而言,低保的收入远远不够他维持生存的支出。

  日前,记者跟随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副局长、政协联络组组长冯忠德到林忠唐家探望。林忠唐家的房子不到20平方米,屋内幽暗简陋,一张两米长的硬板床看上去就已经用了几十年。林忠唐躺在床上,却只睡了半张,看起来感觉像是一个小孩子。

  原来,今年70岁的林忠唐从小四肢就患有残疾,小腿扭曲盘到身上,双手僵硬,只有左手小臂稍微正常能稍微动一下。这么多年来,他无妻无子,一直是一个人生活。

  林忠唐生活虽然困顿,但精神却不错。看到有人到来,林忠唐还笑着说“欢迎欢迎”。听附近村民介绍,前些年,他还能靠手料理基本生活,有时还会趴在装有小滑轮的木板上用手撑着路面,出门去看钓鱼、下象棋。

  随着年龄增大,林忠唐渐渐丧失了自理能力,不得不每个月花2000多元请保姆来照顾饮食起居。但这笔开支对仅靠低保收入维持生活的林忠唐来说,显然是难以承受的。

  “类似的贫困户,我们会一一与之结对帮扶。”今年与林忠唐结对的就是冯忠德。看到林忠唐精神不错,冯忠德松了一口气。临走时,他为林忠唐送上了5000元红包,希望林忠唐能够开开心心地过个元旦。

  记者了解到,在开发区,除了政协,工会、共青团、妇联及青年联合会等群众组织的相关工作人员纷纷认领结对贫困对象,定期上门慰问送上慰问金。

  D.企业就业,巩固成果促增收致富

  通过“保障”帮扶,开发区基本实现了全区脱贫,贫困人口有基本生活保障;通过“结对”重点帮扶,开发区部分情况特殊的贫困人口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得到改善。但开发区的扶贫帮困工作并不止步于此。

  “‘保障’帮扶和‘结对’帮扶相对来说都还只是基础性的保障。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真正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还必须激活他们的‘造血’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家庭收入。”徐激扬说。工业发达、企业众多是开发区最大的优势,生产企业多达1200多家,规上企业183家。充分利用这个优势,让企业与贫困家庭结对,入岗入职,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保增收”的有力途径。

  就在29日召开的开发区总工会例会上,徐激扬给来自王力、南龙、超人等辖区11家龙头企业的工会执委“布置”了一项新作业。他给每人发放了一份贫困人口清查表,表上详细地列出了贫困人口的家庭情况及家庭成员基本信息。

  “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就近原则,择人帮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岗位,帮助他们增收致富。”徐激扬建议,对一些家庭有一定劳动力但不符合低保条件,或者虽纳入低保但由于各种因素家庭依然困难的低收入户,可以安排门卫、食堂等适当的岗位。

  “扶贫帮困是一项长期工程,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徐激扬表示,现在入岗入职、增收帮扶工作已经开始部署。接下来,开发区将进一步结合企业和困难家庭实际进行牵线结对,巩固全区脱贫的成果,提高开发区人民生活水平。

  纳入低保

  结对帮困

  企业就业

  脱贫之路

  贫困户

  制图 徐敏


永康日报 经济开发区 00011 2015-12-31 永康日报2015-12-3100005;永康日报2015-12-3100011;永康日报2015-12-3100008;永康日报2015-12-3100014;永康日报2015-12-3100013;永康日报2015-12-3100016;永康日报2015-12-3100022;永康日报2015-12-3100021;永康日报2015-12-3100023;永康日报2015-12-3100019;永康日报2015-12-3100018;永康日报2015-12-3100020;永康日报2015-12-3100025;永康日报2015-12-3100024;永康日报2015-12-3100026;永康日报2015-12-3100006;永康日报2015-12-3100009;永康日报2015-12-3100007;永康日报2015-12-3100015;永康日报2015-12-3100010;永康日报2015-12-3100012;永康日报2015-12-3100017 2 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