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多元化体育产业成形 1800多家制造企业年产值百亿
我市争创国家级产业基地底气很足
近年来,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体育产业培育氛围浓厚,群体活动开展频繁,体育健身需求增长,进一步推动了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并有“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市”“全国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县”“浙江省体育强市”“中国全地形车生产基地”“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基地”等多项荣誉加身。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热潮中,我市也在积极谋求争创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底气一:体育产业GDP超省均五倍
近年来,随着休闲运动文化风靡全球,我市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骤然升温,蓬勃发展,业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我市涉及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有1820家,工业总产值约92.18亿元,增加值约为19.99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约7.84%,占全市GDP比重约4.43%,远远超出浙江省提出的到2025年达到1.6%的总体目标要求。
从占总出口比重看, 去年我市体育用品出口占14.53%,在我市八大支柱产业中,排名第三;今年1月-7月占16.10%,排名上升至第二,仅次于厨房用品产业。分析其原因,今年,一般体育用品、户外用品(沙滩椅等)、全地形车、娱乐或运动用快艇等产品出口值增长明显,其中娱乐和运动用快艇1月至7月就已超过去年总出口数。
“最近两年,国外市场的开发愈加火热起来。”天鑫集团董事长俞振贤介绍,目前天鑫公司的跑步机、健身车和跳床等系列产品在欧美市场非常受欢迎,每年外贸出口幅度都超过50%。在南美洲的展销会上,天鑫代表团带去的健身器材样品受到当地经销商的疯抢,订单纷至沓来。
浙江双超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则非常看好国内市场。“家庭健身时下已经成为很多市民的时尚休闲方式,体育健身器材的拥有率增长速度很快,几乎以每年翻倍的速度扩张。”双超公司总经理应超杰表示。
该公司总监应志涛说,当前双超公司的国内客户群已超过50万人,如果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计算,七年后有望突破千万。
底气二:产业链集群效应初步体现
“公司拳头产品健身车的销量实现迅猛增长,全年有望突破30万台,相较于两年前,整整提升了五倍。”浙江春风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应见宝对今年的销售形势非常乐观。得益于近几年来体育用品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市体育用品制造业逆势上扬。
今年,飞神集团产品线实现整体提升,多款性价比极高的房车面世,平衡车实现智能技术全面升级,并纳入行业领先的触控技术,车模、航模产业迈入中高端市场竞争领域。如今,飞神集团年生产量超过200万辆,成为全国最大的休闲电动车制造基地。
与飞神集团类似,浙江沪龙工贸有限公司同样借助体育用品产业快速发展的东风,致力于新技术的利用和新产品的开发,强化其主业电动自行车性能的同时,相继开发出甩脂机、电动滑板车等系列产品,深受欧美客户的好评。
如今,我市体育用品产业集群效应已初步显现。“五年前,如果要生产跑步机,任何配件都需要自己开发定制模具,但现在,整个产业链已经非常完善。大到跑步机,小到扭扭车,各种类型的配件在市场上都能找到,行业整体规模效应拉低了生产成本,同样的产品的竞争力明显增强。”应见宝表示。
底气三:转型升级奏响产业新篇章
在市场蛋糕快速扩大的同时,俞振贤最近正忙着执行一个战略性调整,在其看来,一个公司产品齐全并不意味着就能占领更大的市场,只有底子扎实的拳头产品,才能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现在,天鑫集团逐步砍掉其他产品,将精力全部集中在健身车、跑步机和跳床三个系列产品上,并优化市场细分格局,专注于家用休闲运动系列产品。
“不吝投入,实现生产线和技术不断升级,是天鑫公司在业内能保持处于领先地位的有力保障。每年,公司都会投入300万以上资金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设备的改进。”俞振贤表示。
无独有偶,双超公司全面升级改造也在进行中,智能化生产线即将投入使用,用工数量有望降低30%,生产效率则可提升25%。
与此同时,新一代智能踏步机引入数据采集功能,实时与使用者进行交流互动,指导其进行有效科学的健身运动。
应超杰认为,凭借抢抓“浪潮经济”,我市企业实现了初步积累,不少行业已经形成积淀,不过企业不可复制的创新驱动能力才是长远发展之道,现在的大量投入,也许在短期内不一定能立马见效,但是坚持投入,5年到10年以后,就能轻易将同行甩在身后。
如今,我市五金产业集群的优势正逐渐显现,成型的体育用品产业链加快了我市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市体育用品制造业逐步从传统手工业时代向多元化现代产业演进,重点培育发展新型代步设备、智能体育仪表、自动感应车航模型等先进高端智能产业链;运用信息技术、精益制造等技术,加强文化植入、内涵提升,力争打造一批包括体育品牌服装、高品质健身器材、体育用品零配件等在内,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
底气四:富有核心竞争力体育产业成形
目前,我市已着手编制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将该产业纳入市五大百亿产业范畴,给予重点扶持和发展,加快构建富有核心竞争力的体育产业体系。
“我们会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重点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和发展项目给予必要扶持,推动该行业标准制定和新产品开发创新。”市体育发展局局长林震表示。
我市还通过申创龙山“体育特色小镇”,打造融合休闲体育运动制造、体验、试验、检验等功能的核心中央体育线,全力打造体育休闲产业制造研发基地,搭建产品展示、创新研发、人才汇集的产业平台。
依托“中国休闲运动车之都”“中国全地形车生产基地”以及“中国全地形车联网基地”等产业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推动产业整合、技术攻关、项目投入和平台搭建,致力培育建设新型体育用品制造基地。
成功举办中国全地形车锦标赛2015永康邀请赛,2015全国车辆模型锦标赛等大型赛事,将比赛与产业推广有效结合,带动体育管理活动、场馆服务、体育中介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等的统筹发展。
此外,我市还将积极引进和举办国内外高水平体育赛事,特别是与本地产业相关的如全地形车、车辆模型、航空模型、轮滑等类型比赛,也可以是与本地地貌特色相结合的定向运动、越野山地车等类型,推动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开展,举办体育用品博览会,鼓励社会各界承办体育赛事活动或以冠名、指定、专营等方式赞助体育赛事活动,为企业提供有效宣传渠道,逐步建立竞赛管理机构,带动相关传媒、广告、赞助等行业配套发展。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竞赛体系,带动全民参与,促进体育产业整体发展。
□记者 吕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