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市“取材本土化建设景观化”推进生活污水治理
“疤点”变景点全域化建设美丽乡村
□记者 秦艳华 通讯员 张巧丽
本报讯 25日,市民徐老伯和朋友们一道出游,走进舟山镇上溪里村感受自然风光。“这里的鹅卵石路真不错,不仅有农村特色,还能健身。”徐老伯脱下鞋子,乐呵呵做起了脚底按摩。
今年以来,上溪里村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根据以往经验,铺设管道后路面回补,很容易留下一块块“疤痕”,影响村容村貌。为此,村里积极开动脑筋转变思路,采取鹅卵石镶嵌回填路面,使“疤点”变成景点。
这条特色小路不仅吸引游客,也吸引了一批批“取经客”。“以前村道一般都建成水泥路,这样一来,乡村味就少了。”舟山镇上溪里村党支部书记徐小东说,鹅卵石铺路和水泥回填相比,成本差不多,但道路建成后能与周边景致融为一体,为美丽乡村建设加分。
近两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各村在铺设污水管网后,纷纷围绕“取材本土化,基础设施建设景观化”做文章,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创森等工作因地制宜修补路面,建设花园式污水处理终端,使原先的“疤点”变成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景点:舟山二村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时,采用青板石对路面进行回填,独具古典韵味;前仓镇大陈村采用多样化的石头回填路面,使原本单一的路面变得丰富多彩,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近年来,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以“三清四改”、美丽乡村创建、“五水共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为载体,全域化改善生态环境。自去年启动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来,目前已投入3亿多元完成416个村的建设任务,明年将全面完成三年计划治理595个村的目标。
农村污水横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各村创建美丽乡村的积极性自然高涨。今年,在去年获得全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的基础上,我市预计将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10个、秀美村20个,明年将再创建精品村10个、秀美村20个。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村落11个、金华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0个、秀美村18个,市级精品村31个、秀美村80个、美丽乡村风景线7条。
“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时,要通过‘五水共治’、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农房改造等各项工作,突出重点、注重细节,有效治理乡村脏、乱、破、旧、差的环境面貌,真正建设水清村美的新农村。”市委农办主任李贵江表示,下一步,要按照“两大生态”建设任务,不断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拓展建设领域、提升建设水平,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