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市4家单位捧回政府质量奖
首次覆盖大质量范畴,申报企业为历年最多
□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照原有模式运行,似乎也能基本满足企业发展,但真正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后,发展方向和脉络会越来越清晰,这就是参评政府质量奖带来的动力。”25日,新华建设副总经理杨丽芳谈起市政府质量奖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时,简直停不下来。
新华建设成立于1996年,发展了十五六个年头后,工程质量在业界已有良好口碑,但管理等方面却出现了“瓶颈”。这时候,公司老总提出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争取申报政府质量奖。“当时觉得政府质量奖含金量太高,难度很大,有些人还提出反对意见。”让杨丽芳印象深刻的是,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徐玲玲坚持要以政府质量奖为目标,化压力为动力,全面完善工程、管理等各方面细节。
经过两年改革,2014年6月,新华建设首次申报市政府质量奖,最终获评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但杨丽芳却说,这时候,参评政府质量奖为企业明晰发展方向的作用已显现——评审专家指出新华建设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于是,新华建设在执行原有工作规范的同时,在信息化改革上作了很多努力,比如引进现场实时监控平台,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掌控”遍布各地的施工项目进程。今年6月,新华建设再次申报参评市政府质量奖。经过多轮“阳光”联审评定,日前,政府质量奖名单出炉,市一医、农商行、新华建设和新多集团获评本年度政府质量奖,尤奈特电机获政府质量奖提名奖。
“从提名奖到市政府质量奖,只用了一年时间,但在质量理念的执行上,我们需要自始至终地逢建必优。”杨丽芳说,在评审专家的建议下,公司要把隐性知识显性化,正对所有劳务管理、合同管理等办法和各部门管理特色进行梳理,要集合全公司职工的智慧,建起“企业知识库”。
“逢建必优”,其实也是我市设立政府质量奖的初衷。“市政府质量奖推广活动遵循标杆引领、经验共享、广泛带动、整体提升的方针,在各行各业形成争先创优的氛围,建设开放性、多元化区域质量创新体系。”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说,这就是“优”的意义所在。
去年,我市对原有《永康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将原本专门针对企业的奖项,扩大覆盖所有产品生产、工程建设、服务提供和环境保护企业、社会组织和公共服务组织的“大质量”范畴。作为《办法》修订实施后首次评奖,今年共有13家企业参与申报,其中9家企业属于首次申报,为历年来申报企业数最多的一年。相较于往年,今年申报企业中,服务业和工程建筑企业申报比例有所提高,特别是在服务业企业申报上取得了新突破,申报范围扩展到医疗、金融和装饰装修等领域。
按照规定,对于获评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市政府重奖每家60万元。“要继续增加市政府质量奖的分量,让企业知道,拿到市政府质量奖,就得到了政府各方面的关注。”在审议过程中,市长金政指出,要进一步充实奖励政策内容,给予获奖企业更多支持和帮助,也让获奖企业在推广卓越绩效模式、介绍先进质量管理经验的同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始终保持标杆形象,发挥模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