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二中新高考“首考”大捷,徐华水金政分别作出批示
教育振兴必须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记者 张赤奎
本报讯 “接下来,我可以腾出更多时间,专心学习其他科目课程。”前不久,在全省新高考“首考”中,永康二中高二(7)班学生叶百川参加了历史和地理两门学科考试,均取得了赋分满分的好成绩。叶百川此次考出的双满分,将直接计入2017年的高考成绩。
继今年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之后,我市新高考“首考”再获佳绩:全省各学科共有172人赋分满分,仅永康二中就有27人,占总人数的15.7%;其中,全省历史学科赋分满分共有45人,18人来自永康二中,占总人数的40%。用“大丰收”来形容永康二中新高考“首考”,一点不为过。
从2017年起,我省高考采用“3+3”模式,不再分文理科,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这也意味着,从今年10月开始,现就读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就已经参加了选考科目考试。
“高考改革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就是学生课程选择不同,学校课程安排变得异常复杂。”永康二中校长施专政介绍,按照省教育厅“七选三”精神,学生有多达35种选择,上课全面执行“走班制”。而这种取消行政班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走动过多,不利于教学管理。
在施专政看来,稳定教学秩序是新高考“首考”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基础。永康二中对“走班制”进行改造,按照“大体稳定、少量走班”的原则,将选考的七门课程分成两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为一组;政治、历史、地理为二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在第一组中四选二,或在第二组中三选二,再在交叉组选一。这样一来,全校只有9种班级类型,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行政班里完成教学,只有交叉科目走班,既稳定了教学秩序,又有效避免了“走班制”带来的不利影响。
综合成绩全省排名前列,历史学科选考成绩全省第一,永康二中新高考“首考”大捷,也引起了市委书记徐华水、市长金政的关注。近日,徐华水、金政分别作出批示,对永康二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并希望该校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徐华水批示如下:
永康二中积极主动适应高考“新常态”,抢先机、有实策、见实效、有突破,值得表扬和肯定!我市的教育振兴,必须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要有创新的思维、理念和方法,更要结合永康的实际谋划施策。我希望永康二中继续探索前行,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金政批示如下:
永康二中凝心聚力抓教学、精准发力出成绩,值得全市各学校学习,望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争取大考全面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