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我市年内将实现区域党委全覆盖

  六种特色模式打破单兵作战推动各村抱团共赢

  □记者 楼蕲

  本报讯 前几日,在大园童村文化讲堂内,伴随着阵阵掌声,东城街道大园七联区域党委正式成立。“成立区域党委,大家抱团集中力量,肯定能让每个村的发展都更上一层楼。”该区域党委书记童文艺信心满满地说。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扩大组织覆盖、提升组织效能、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社会管理,我市积极进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围绕各镇街区特色小镇创建、产业培育集聚区等重点领域,加大区域化、行业化党建探索力度,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引领发展功能。目前,全市已建立了农村、两新区域党委18个,并力争在年内实现各镇街区全覆盖。

  为促使区域党委有效运转并发挥实质性作用,我市积极推行“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事务共商、难题共解、发展共促”的“六共工作法”,强化区域内资源整合,建立统筹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推动各村(社)和企业的服务设施向区域内党员群众开放,通过区域党委定期例会、集体分析研判、党员集中教育管理等制度,打破“单兵作战”的传统模式,协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关注的难点、敏感问题,建立利益共同体。同时,每个区域党委的特色都不同,结合每个区域的实际,我市推出了六种区域化党建模式。

  据了解,今年,城西新区党工委按照“集中管理、集约共享”的原则,整合小东陈、王慈溪、楼塘、桐塘头、前山头5个村党组织,采用平台共建型的区域化党建模式,建立了五星社区党委,5个村“抱团合作”,在不打破现有行政村建制的基础上,整合居家养老、文化礼堂、便民服务、综合治理等各项公共服务,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全覆盖,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核心作用的发挥,搭建起面向区域内3500多名群众的综合服务平台。

  此外,我市还创建了以强村带弱村为主要形式,使党建“洼地”变“高地”的帮扶引领型;采取“建制村+产业+协会”党组织联建形式,使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农村各类专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数量较多的区域抱团发展的产业主导型;以“和合五共”党建工作法,让村办企业、集体企业实力较强的村或各类园区驻地村,依托村党支部或龙头企业,成立社区党组织的村企共融型;将辖区内党政机关、“两新”组织、公共文化场所等各类组织党建资源纳入区域党建范畴的社区统筹型;结合总部中心“两新”组织集聚的特点,搭建起一个服务企业经营者和企业流动党员新平台的楼宇集聚型等五种区域化党建模式。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5-12-20 永康日报2015-12-2000013;18544 2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