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西溪影视

文章导航

  洪塘村:世外桃源般的小村有很多谜

  西溪镇境内山高林密,风景优美,常年气温比城区低3℃~5℃。据林业部门统计,我市面积较大的成片古树群11处,西溪镇就有3处。树龄200年到500年不等的古树群讲述着西溪自然之美,也承载着西溪镇自古沉淀的传统文化底蕴。

  今起,《西溪影视》推出“发现·西溪之美”专栏,旨在挖掘更多西溪的美景、美物、美文……如果您在西溪也有新发现,请与西溪影视办联系,说不定,它就会成为下一个影视取景地。

  开栏的话

  发现·西溪之美

  □记者 颜元滔

  洪塘村坐落在西溪镇洪塘坑水库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就像诗句里说的:“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洪塘坑水库常年云雾缭绕,为这个静谧的小村子蒙上了一丝神秘的面纱。而当你走进这个小村,一墩墩旗杆石默默地蹲守在村前村后或者小路边上,仿佛在向世人追诉着曾经的故事。本期,记者走进洪塘村,了解这个村子的姓氏之谜。

  现存13个旗杆石,却不知出过哪些人才

  洪塘村全村600多人,180多户,实际在村子里生活的不到百人。有3000多亩山地和4000万立方米的洪塘坑。村子没有经过人为的开发,连通往山外的路,也是今年才动工建造。

  刚进村的路上,记者遇到了一位老人,在西溪村听完戏往家赶。天色向晚,便邀老人同行。

  老人告诉记者,这条打通村子与外界联系的小路,步行需要一个小时,他才能走到镇里听戏,听完又要马上往回赶,不然天色暗了,夜路就更难走。

  村子里留守的多是这样的老人,他们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怡然自得,简直是世外桃源。

  不过,有一件事,很是让这些老人们“挂心”,那就是村子里一墩墩的旗杆石。

  这些旗杆石座,呈四方形,现存的13个里面,底座最大的边长91厘米,最小的边长71厘米,估算重约200公斤。不过石头上没有一个字,不知道来历,也不知道是何时有的。

  村民任东春告诉记者,这些石座在她们小时候就有了。听爷爷说,至少有300多年历史了。最多的时候,有25墩,可如今只剩13墩了,有一些在前几年修水库的时候当作出水口填掉了,非常可惜。

  “省里、金华都有人来考察过这些旗杆石,但是因为上面没有一个字,他们也看不出什么年份。不过据说,在古代,这样的旗杆石寻常人家肯定是没有的,应该是中过举人或者进士,才有资格摆放。”任东春说。

  任岩秋是村里老人协会的会长,他说以前听祖辈说,村里出过吏部太官,远近村民都知道洪塘村是“太官邸”,但是什么年间出的已经不详。他还告诉记者,村口三棵大樟树,有450年树龄,“肯定是先有人,再种树,大家就据此推测,村子应该至少在450年前也就是明朝时期就有了。”不过,就算有这样几条线索,他们也没法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查到,这些旗杆石到底是什么年代的,村子里出过哪些人才。

  宗谱灭失,任姓一族的根究竟在哪里?

  宗谱,在百度百科里这样解释的: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宗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作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如此重要的宗谱,全村180多户竟然一本都没有保存下来。

  “当年村里失火,有一半以上人家都被烧光,又经过文革时期,一本也没有留下。”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荣恩说,他也是全村唯一一户外姓人。

  “不帮村里人找到这个根,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朱荣恩多次到我市各地寻访。任姓在我市有三处,除了洪塘村,就是舟山新楼的大路任,还有前仓枫林的任氏。

  通过枫林村宗谱的记载,洪塘村任姓应该与枫林村任姓出自一门,始祖应该是兄弟关系。

  村里的老人任金松凭着老人们的讲述,20多年来,自己编宗谱,希望慢慢拾回家族的记忆。在他的宗谱里,始祖叫橘公,从杭州萧山迁入方岩镇岩下街,朝珉公则从方岩迁入洪塘本村,并生下春夏秋冬四个儿子。辈分则分朝、宗、盛、茂、明等15个辈分。但接下来具体如何分支,老人也无法再仔细编排。

  “虽然到现在也不知道我们的祖宗究竟是谁,根在哪里,但这并不妨碍村里人延续祖先的文脉。”任金松说,村里文风甚浓,不少孩子都是当老师的,1949年以来,至少出过50多名教师。

  >>>专家说法

  经查询,旗杆石,也叫旗杆夹,是用来固定旗杆而制造的一个基座。一般说来,旗杆石用上好的石质雕琢而成。旗杆石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来源于科举制度,是宗族、个人名誉的象征。

  关于旗杆石的秘密,记者请教了我市专家。市博物馆馆长陈景表示,旗杆石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样式,要判断哪个朝代,必须经过仔细考察。不过至少说明,该村在古代时期,有不少达官显贵。只要解开了姓氏之谜,也许出过哪些名人、旗杆石如何而来等谜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据了解,封建科举时代,凡家人或族人考中了功名,必在宗祠门口竖立大旗,青史留名,光宗耀祖。用来竖大旗的旗杆石则被认为是古代进士、举人的“荣誉证书”。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旗杆石早已超越了光宗耀祖的意义,成为古代科举文化的丰碑。官阶越显赫旗杆越粗大,要是哪个村子立的旗杆石越多,就证明这个地方人才辈出,人杰地灵,这里的科举荣耀越多。

  村口三棵古樟树郁郁葱葱,池塘边摆三座旗杆石庄严屹立。

  常年云雾缭绕的洪塘坑水库


永康日报 西溪影视 00009 2015-12-16 永康日报2015-12-1600008;永康日报2015-12-1600006;永康日报2015-12-1600007;永康日报2015-12-1600005;永康日报2015-12-1600009;永康日报2015-12-1600011;永康日报2015-12-1600013;永康日报2015-12-1600015;永康日报2015-12-1600014;永康日报2015-12-1600016;永康日报2015-12-1600017;永康日报2015-12-1600019;永康日报2015-12-1600010;永康日报2015-12-1600012;永康日报2015-12-1600020;永康日报2015-12-1600018;永康日报2015-12-1600021 2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