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办理真方便,最快10秒完成报关
我市新增70家企业回归本地通关
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实施已一年,通关审批环节大幅减少,明显降低了进出口企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据统计,截至11月底,金华海关驻永康办事处通过一体化平台共接受报关单近1.6万份,同比增长26%,超过去年全年的报关单量。其中,新增70多家企业回归本地通关。
□记者 田妙联
无纸化报关程序简化
7日,永康途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申请了一票出口至沙特阿拉伯,两个高柜漫步机的报关业务。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企业并没有在宁波口岸申报,而是在“家门口”金华海关驻永康办事处办理了通关手续。
“以前,我需要在宁波等口岸海关才能办理清关手续,现在可回归属地通关,大大方便了企业,不仅核销单退单时间从1个月缩至半个月,而且进入无纸化报关后,程序简化了,只需在电子口岸网站输入报关金额、品名等信息,不到1分钟就完成了报关手续。”途达公司单证员何美莉说,自今年5月回归我市申报后,便利多了。
“一体化通关模式消除了属地报关门槛,本地所有进出口企业都能享受‘家门口’通关的便利。”金华海关驻永康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通关一体化后,通关效率大大提高,原先需要半天才能办完的手续,现在最快只需10秒就能完成。
日前,永康宝科进出口有限公司的一批发往印度的园林工具,也在“家门口”办理了通关手续。该公司船务陈振兴说:“自下半年回流永康通关后,沟通更方便了。以往在宁波开箱查验易延误船运日期,现在可在属地实施查验,业务效率明显提高。”
■相关链接
报关单同比增26%
据了解,去年9月22日开始,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在长三角区域5个海关(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开展试点。去年12月1日,改革进入第二阶段,长江经济带九省两市12个直属海关形成了“多地可通关、多关如一关”的通关新格局。
政策开放以来,金华海关驻永康办事处大力宣传政策红利,积极引导本地企业在本地通关,并积极鼓励属地报关由有纸报关向无纸报关转变,目前,除了涉证、涉税等少数报关单无法进行无纸报关外,其他报关单均已实现,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记者从金华海关驻永康办事处了解到,截至11月底,办事处通过一体化平台共接受报关单近1.6万份,同比增长26%,超过去年全年的报关单量。其中,新增70多家永康企业回归本地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