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鑫:磨平多双警鞋的多面手
践行群众路线 争当人民满意警察
J
□通讯员 汤倩倩
1986年出生的马鑫,是个憨厚的小伙子。2008年,他从浙江警察学院毕业后,就加入了公安队伍。从花街派出所到石柱派出所,马鑫七年的从警时光,始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埋头实干,默默耕耘。
在石柱派出所,说起马鑫,大家都笑称他为“多面手”。除了值班办案,他还是所里的管片民警和户籍民警。身兼数职的他,有着温和的性子和好到爆的脾气,不管事情多忙,他总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好每一件事情。
治安调解,自有独门秘方
作为石柱派出所里的治安民警,马鑫有他自己独特的处事方法。别看他性子温和,做事慢条斯理,但慢也有慢的好处。只要是马鑫出马,不论多复杂多难处理的警情,都能迎刃而解。
每次出警,马鑫到现场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倾听,先了解事情的大致情况,再将当事人一一分开了解情况。他甚至还不嫌麻烦,分别向周边的围观群众了解,直到掌握所有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经过一系列的梳理和了解,双方当事人的火气也散了一些,等他们平静下来,再考虑双方实际情况,心平气和地与他们理一理事情的经过。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样一来,调节纠纷矛盾就有效率多了。”马鑫说。
马鑫说话声音不大,却总是能说到群众的心坎里,大家也都愿意找他帮忙解决问题。
不扯嗓子不红脸,马鑫总能用自己的独门秘方顺利帮群众解决纠纷矛盾。
户籍管理,贴心不失严谨
作为所里的户籍民警,他是派出所每天“最受群众欢迎”的人。石柱派出所下辖石柱镇、前仓镇和舟山镇,涉及的常住人口有7万。所以,每天来找他签字办事的人自然不计其数。
平时,马鑫忙完手头的案子,就会到办证大厅,等待着上门办理户籍手续的群众。他说:“我多坐一会,就能让百姓少跑几趟。”
在大家眼里,马鑫不仅贴心,还很严谨细心。11月13日早上,马鑫像往常一样在办证大厅等待群众上门,一名中年男子拿着一张出生医学证明和户口本来给自己小孩上户口。马鑫翻了翻材料后发现了不对劲。虽然这张出生医学证明表面上看着和普通的证明没什么不同,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上面的字印刷粗糙,而且证上的章模糊不清。马鑫马上猜到,这可能是一张假证,遂对该男子进行了询问。
很快,该男子就承认他花了2000元,从一个外地人那里买来假证的违法事实。依照法律,该男子以使用伪造证件罪名被行政拘留。
在户籍管理工作,马鑫以严谨细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份材料,不放过任何一份虚假材料,不漏过任何一份证明,公正办事,依法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社区走访,走出了警民情
马鑫同时还是石柱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负责联系舟山镇。
舟山镇离石柱派出所的路程最远,一次走访下来需要花上大半天时间,但马鑫并不介意,有空他就跑到舟山去,与镇里的领导沟通沟通,与村里的群众交流交流,与经商的老板说道说道。要是哪个村要举办活动,他还会主动上门,帮助村里出谋划策。
几年下来,马鑫的警鞋磨平了好几双,而这些警鞋被他珍藏在宿舍的一角,他说这是岁月的印记。
今年6月,舟山镇有一位老人得了重病,但他的子女都在外地无人照顾。马鑫听说了此事后,多次联系该村村干部确认老人的生活情况,并时常前去探望,为老人送去水果和生活用品,更换过期的身份证。
每次看到马鑫来看望自己,老人都笑得很开心,就感觉自己多了一个儿子。每次马鑫离开,老人总是紧紧握住他的手,不舍得他离开!
马鑫总说,他没有做出什么大的成绩,但他用一张张调解协议、一本本红色的户口本、一个个踏实的脚印积叠出了一名普通基层民警的辛勤与奉献。这些数字旁人一般看不到,却珍藏在群众的心中。
马鑫在接待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