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政昨在舟山镇调研时拟出命题
做好古宅湿地和石宕这三篇文章
□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8日,市长金政在舟山镇调研水源保护和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时强调,所有“舟山人”乃至全市上下都要让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理念融于骨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保护中求得发展,靠生态来创造效益。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五水共治办专职副主任王国人参加调研。
舟山镇地处杨溪水库水源保护区。为了保护好全市人民的这口“大水缸”,舟山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被很多“不可以”约束,同时又必须“尽全力”做好水源的水质提升工作。在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中寻求平衡点来实现发展,是舟山镇一直在努力的破题之举。
去年,该镇全面关停了88家存在安全和污染隐患的采石场,山体开采后“绘就”的石宕雄姿让他们看到了旅游资源。再加上舟山二村、台门村等地古建筑及其他历史文化资源,还有杨溪水库生态湿地的自然景观,以及不断转型调整、优化结构的农林产业,更加坚定了“舟山人”要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发展经济的设想。
今年,舟山镇成功创下省级森林城镇,以林业涵养水源的做法让不少行政村纷纷效仿,他们迫切地想通过扮靓村庄来留住生态美,创造生产美,实现生活美。
“你们要谨记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这代人的职责和使命,保护好这方净土是我们的第一职责,也必须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细节中。”金政指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舟山镇可以利用建设采石文化特色小镇的契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至于如何建设特色小镇,金政也给舟山拟出了命题,即做好古宅、湿地和石宕这三篇文章。“特色小镇的关键就是特色,要形成自己的品牌,这也是向外推介的资本。”金政指出,既要提炼特色,挖掘文化,也要开拓思路,融合创新。在肯定台门等村在集体经济薄弱的前提下“不等不靠”,主动想方设法求发展的做法之后,金政要求舟山镇要走多元化、市场化的发展之路,不断丰富特色小镇的建设载体和区域功能,让乡村的美丽变为发展的竞争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环境美”到“发展美”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