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联网公路织就便捷安全的农村交通网
今年我市建成农村公路11条
□记者 施娟 通讯员 李梦
“我们潘坑是个移民村,以前出村只有一条路,虽然与吕南宅相距只有1个多公里,但仅有蜿蜒小道,只能绕行,如今,新的农村公路从家门口通过,今后出门路线选择也更加多元化了。”龙山镇潘坑村村民喜不自禁。潘坑村的“连心路”是我市加速农村联网公路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通过新建和改建农村联网公路,把康庄工程与村庄延伸,接通村与村之间的公路,织就了一张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全力助推新农村建设。
市联网办主任、交通运输局局长周荣广说:“近几年,我市坚持农村公路立体式统筹发展理念,从注重‘通村率、硬化率’转变为提升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加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提档升级农村联网公路,使其成为我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桩’。如今的永康,越来越多的‘连心路’通到了村民们的家门口。”
镜头一
路网延伸提升景区交通服务
在前仓镇荆州村,一条新建的农村公路“下前线—荆塘线”已进入工程扫尾。道路两侧的树木整齐排列,800多米的水泥路面顺势延伸向前,一直通往盘龙谷景区。“这条公路路面宽6米,已全线完成硬化,接下来就要进行道路两侧培土,路面刻纹防滑,12月中旬完成验收。”市联网办副主任卢伟毅如是说。
“以前通往盘龙谷景区的主干道是村道,必须穿村而行,道路狭窄,两车交汇都困难,更别提旅游大巴顺利通行了。加之荆州设有集市,每逢农历五、十集市,通往景区的车辆便‘卡喉’般寸步难行了。如今好了,新路建成,旅游车辆可绕开拥堵直达景区,还将荆州、后吴、塘头、大陈几个村串连起来,我们今后出行也有更多的选择。”村民的话语中透着喜悦。
没有安全便捷的交通,就不可能有规模化和长期发展的旅游经济。近两年,前仓大力发展旅游、民宿产业,盘龙谷、大陈、虎踞峡等景区引来客流不断,然而交通不畅却一度成为发展瓶颈。如今,路网的延伸,旅游车辆直抵景区,有效地解决进入景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提升景区交通服务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镜头二
高山村不再担忧雨雪天出行难
西溪镇上马横沿村是一个只有100多人口的高山村,离镇中心10公里,与方岩镇为邻。虽然2008年修通了一条公路通往西溪,让世代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村民告别了翻山越岭的日子。但由于山路落差大,一旦遭遇雨雪冰冻天气,道路结冰,村民就会被困在村里难以出行。
今年,该村在市交通运输部门与镇政府的支持下,不仅按四级公路标准建成950米长的盘山公路,打通了“断头路”,而且公路直通方岩派溪,村民下山也更加方便了。
“我们到方岩是7.5公里,到西溪要10公里,所以大伙都习惯到方岩采购农资,顺便卖些土货,但以往山路不好走,不得不绕大圈子。如今新路建好了,下山也更方便了。”70岁的王凤球嫁到上马横沿已有49年,见证了这里的交通变化。在她看来,新建的农村公路还搭建起了老家和儿女们“心路”,“路好走了,儿女回家的次数也大大增加。”王凤球的话里幸福满溢。
标准化施工
夯实道路质量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主动脉,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支撑和牵引。仅今年,我市就投资1066万元建成11条农村联网公路,总里程8.948公里。另外,我市农村公路等级提升工程实施路线12条,提升改造道路41.23公里,总投资为1850万元,目前,已全部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目标任务。
在公路建设提档升级的带动下,我市不少农村“因路而变”。而这些的农村公路施工都按照标准化施工,严把质量关,这与我市争创全国质量强市不谋而合。就在8月份的石柱镇“黄杨线—泉湖”农村公路施工中,交通运输局在检查工程质量过程中,发现混凝土配比有异常。就是这么一个细微的环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却不依不饶,调查后得知,水泥厂家更改了该批次的配合比。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项目部将已建的200多米全部敲毁重建。
“开始村民都好奇,好端端的路建到一半怎么就毁掉了,得知原因后,都竖起大拇指夸我们质量管控严。”卢伟毅说。
据了解,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不断健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从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入手,严格管理,严格把关。每一条农村公路的建设都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细化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和质量标准,工程建设全过程实行规范化、标准化、文明化施工,全面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内外在质量,严格执行公路建设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优化管理流程,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同时,严格落实质量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全力打造优质精品工程。
加强安保工程
为山区公路系上“安全带”
“这些年,农村公路越修越长,越修越好。尤其是山村道路,不少路段临水临崖,路侧危险度高;部分道路纵坡大,弯道普遍急,且较多为连续弯道。安装波形防护栏能有效提升安全系数,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卢伟毅告诉记者,波形防护栏都是材质很好的钢板,韧性强、弹性好,防护栏上的轮廓标识还有反光作用,在白天和夜间都能起到提示作用。
就拿通往上马横沿村的盘山公路来说,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沿路的钢制护栏、标志牌、凸面镜等公路安全防护设施,让村民出行更具安全感。
“我们在安保这块的投入也不小,两米或四米一个防护桩,1米的安保工程投入就达200多元。”卢伟毅说。
市交通运输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5年,我市建成农村联网公路项目179个,总里程数216.88公里,总投资27007万元,其中,路面投资13095万元。“2016年,我们将联网公路工程与路网完善工程并重建设,着力打通农村断头路,使更多村与干线、村与村道路连线成网,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卢伟毅说。
事实上,联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明显改善了农村交通环境和农村公路的网络结构,也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凸显。
宽阔大道提升景区旅游交通
山区公路让村民出行不再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