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催生赶超发展动力
深化改革带给群众满满的获得感
改革激发活力,改革催生动力。
“十二五”期间,我市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8个领域192个重点项目,并出台议事决策制度和考核办法,首次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列入部门和镇街区考核内容。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试点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随着一项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一个个改革成果全民共享,群众收获的则是满满的获得感。
经济体制改革
【故事】“要想和国际企业竞争,必须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来提升实力,实现资金社会化、人才社会化。” 9月8日,我市党政企代表团一行远赴深圳对接资本市场,尤奈特公司“掌门人”李金东有感而发。
关键词:行政审批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审批层级扁平化改革,试行“一口式”审批服务模式。非行政许可审批已取消,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完全依法设立。加快技改项目备案,实行企业“零地”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
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2014年,基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5.01%,同比增长11.93%,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加快融资体制创新,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截至8月底,已争取置换债券2.69亿元。
关键词:转型升级
通过建立健全与发展信息网络经济、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相适应的要素配置机制,建立健全“四换三名”体制机制,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健全落实“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扶持政策。“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个转企”1713户,无照转有照2100户;“小升规”两千万规模17家;“股上市”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9家,上海股交中心Q版挂牌6家。
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科技券推广使用进展顺利。
做好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现代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提升为36.7%。
关键词:资源配置
深入开展“四破”攻坚专项行动,共处置僵尸企业39家,低效用地企业117家,盘活土地2146.13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264.72亩。
深化价格体制改革,缩减政府定价范围。2015年政府定价项目由原来的33大项,缩减归并为12大项。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各行业、各领域失信黑名单及联合奖惩机制。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已完成数据库系统一期工程的开发和调试工作。
关键词:民营经济
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10月1日起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共发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2000多份。
完善招商选资工作机制,完善资源要素保障机制。过去几年,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园区已陆续有14家企业入驻,到2017年有望达到40家。
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已基本完成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
【故事】11月3日,涉嫌交通肇事罪的麻某在经历半个月的羁押后,终于回到了居住的小屋,与妻子儿女团聚。麻某的妻子龙某高兴地说,如果没有“听证式”审查办案,真不知道案子的结果会如何。
关键词:领导方式
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十二五”期间,全市16个镇街区全面推行代表现场集中询问活动和代表提案活动,54个询问问题当场给予答复,98个代表提案现场交办。探索开展党内重要事项票决,全市16个镇街区共有67项重要事项在年会上进行票决。
关键词:普法教育
“六五”普法全面通过金华考核组验收,社区矫正工作站(点)、法律援助工作站(点)、人民调解组织、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实现了市镇村三级的全覆盖。
关键词:司法公正
为刑事案件出庭被告人去除“犯罪化标签”,严格落实禁穿囚服的规定;注重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今年已对78名未成年罪犯的记录进行封存;注重被害人权益保障,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兑现率达到100%。
文化体制改革
【故事】9月10日,我市隆重表彰2015年度“最美教师”,孙青华等10位“最美教师”还向全市教师发出倡议:尊重规律、依法从教,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乐观进取、勇于担当,恪尽职守、铸就师魂。
关键词:道德建设
深入挖掘“最美现象”,开设“寻访身边感动”“最美永康人”等媒体专栏; 20余人获评“金华好人”,其中夏声广获评“浙江好人”。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全市100个村配送文化用品,计划培训1000名农村文艺骨干。制定“送戏下乡”招投标制度,引导13个民间剧团登记为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关键词:文化礼堂
“十二五”期间,我市“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30家,覆盖率达18%。
社会体制改革
【故事】“我现在吃穿不愁、看病不愁,以前做梦也想不到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说起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生活,象珠镇大儿前村的90岁老人吕李和一脸幸福。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
一至六年级不组织期中考试或考查,一二年级期末考试和考查实行项目月考;建立教师校长交流机制,今年共交流76名教师;加大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力度,今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达到33.86℅。
关键词:居家养老
建立覆盖城乡的县乡村医疗服务网络体系,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全市累计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50家,7000名老人享受政府补贴。
关键词:精准扶贫
“十二五”期间,我市出台帮扶政策精准扶贫,目前已全部消除“4600”以下的低收入农户3597户4729人。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故事】“永康治水治出了‘永康蓝’。”11月5日,金华市“五水共治”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与会人员实地感受我市山清水秀、蓝天白云的美景,发出阵阵赞叹。
关键词:生态治理
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破”攻坚、“三治四化”“两路两侧”专项治理行动。消灭20条黑臭河,乡镇断面全面消灭劣Ⅴ类;486个村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建设太阳能堆肥处理房110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完成261个村,受益农户32445户。
关键词:排污有偿
出台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施办法。目前,已完成119家企业初始排污权指标分配公示,其中75家企业已缴纳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费358.1万元。
关键词:水源保护
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全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确保100%。
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
【故事】胡先生在永康工作了10年。今年初,他凭借居住证积分入住特惠待遇,领到了廉租房钥匙。每平方米仅8元的租金让胡先生笑称“占到了大便宜”。
关键词:股份制改造
截至10月,全市721个村完成村级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发放证明书721本,占总村数的98%,共量化资产148860.437万元,社员股东数483176人。
关键词:城中村整治
“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城中村综合整治也全面推开,园丁社区和华溪新村“一通五化”工程开工,涉及受益户数2935户,涉及房屋建筑面积54.5万平方米。
关键词:居住证试点
“十二五”期间,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六个、金华市唯一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县(市)。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居住证6000多本。
关键词:小城市培育
古山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中的近50个项目同步启动建设。我市将下放省级中心镇(芝英镇、龙山镇)56项管理事项和下放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古山镇)87项管理事项。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
【故事】“我将把今天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以新的姿态,新的境界,进入新的角色。”12月4日,刚刚被任命为市纪委派驻第一纪检组组长的罗慧华说,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德为本、修身为上,以勤为本、修业为上,以良好的业绩回报组织的信任。
关键词:两个责任
“十二五”期间,我市健全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党委主体责任报告制度,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报告制度。
关键词:派驻监督
全市设置15家纪检监察派驻(出)机构,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纪检组织比原来减少了31个,领导职数核减了13个。
关键词:权力监督
制定《永康市财政资金定期存放管理办法》;在金华市率先以“3+X”模式推动镇街区纪(工)委回归主业;全面开展“五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全市86家公办学校幼儿园、21家公办医院、97家国有企业实现监督委员会的全覆盖。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故事】前仓镇按照“典型带动、规范提升、均衡发展、全面进步”的思路,完成第一批7个党建示范村和一个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其中大陈村的“党建+民宿”、后吴村的“党建+古村落保护”等,已成为党建示范带上的特色示范点。
关键词:党建示范带
“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金华市级党建示范带——秀美乡村党建示范点,以经济开发区众泰、先行集团为起点,经总部中心、东城街道、石柱镇,沿330国道至前仓镇麻塘村、前仓村、大陈村,总长约13公里。
关键词:一牵四联
开展“一牵四联”助推低星级党组织整转提升帮扶活动,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34个重点整顿软弱落后村担任第一书记。目前已有20个村有较大转变,72项创业承诺得到有效推进。
□记者 张赤奎 制图 蒋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