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居家养老工作开展情况

  多元化稳步拓展居家养老照料模式

  □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4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32次会议,邀请部分在永省人大代表、金华市人大代表列席,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起就我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开展专题询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华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浙强、徐忠飞、章锦水、祝鸿熙、俞福才、王瑛参加会议。

  我市自2010年开始启动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2013年在象珠镇按照“七个功能、八个统一”标准推行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试点。我市在连续两年将居家养老工作列入十大民生实事的同时,又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推行“政府引导、村级主体、社会参与、统分结合”的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几年来,我市累计投入资金超过6000万元,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80家,为全市万余名老年人提供日托、就餐、保健、休闲、娱乐等多种服务,受到老年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为保证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发挥实效,我市加大财政投入,同时多部门联合,依据职能分工,实现照料中心正常、安全运行。同时,我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也有的村通过中心村统一配送、周边村集中就餐等模式,鼓励有能力的老人参与蔬菜种植等方式,有效降低运行成本,促进照料中心运行收支平衡。

  相比先进的村,我市部分照料中心的运行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少数照料中心甚至处于“停业”状态。当天规定问题和自由问题询问环节上,难点自然成了焦点。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级人大代表纷纷就就餐安全、补助政策、医养结合探索、建筑质量、资金筹措及未来打算等方面问题,向相关部门、镇街区发出提问,有关部门负责人一一作出解答。

  “老龄化、空巢化日益严重,如何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这是需要政府破题的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就是路径之一。”徐华水指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不是可做不可做的事,只与“怎么去做?怎么做得更好?怎样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正常运行?”这三个问题相关。

  徐华水要求,在切实增强开展居家养老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的基础上,坚持标准,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也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力推进照料中心建设。

  “绝对不能为了套取政府财政补贴而开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徐华水说,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结合实际,不求数量求质量,积极探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要针对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地提供无偿、低偿和有偿的照料服务,也要多渠道筹措社会捐助,吸引社会投资来共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拓展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覆盖面。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永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议案。市领导陈美蓉、胡增强分别列席相关议题。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5-12-05 永康日报2015-12-0500013;17487;永康日报2015-12-0500014 2 2015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