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保姆”的角色扮演得不错
市人力社保局:完成全民参保登记,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
□记者 张赤奎
本报讯 这一年,市人力社保局“大保姆”的角色扮演得如何?“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稳中有进。”市人力社保局局长赵晨晓三个短语举重若轻,概括出了今年的整体工作。今年初,市人力社保局提出了“强队伍、严法治、促改革、惠民生、优服务、创佳绩”的总体思路。围绕这一思路,该局各项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全国人力社保基本情况入户调查稳妥有效,圆满完成了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大病保险实现了全覆盖,率先推行公务员“日志式”管理考核系统,成功举办首届人力资源产业对接暨2015校企合作洽谈会,社保服务办事大厅建设即将完工,启动工伤认定简易程序,积极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
今年,市人力社保局在人才工作中,创新机制举措明显,先后打造出永康人才服务新样板、永康青创工场、人才广场、人才之家等平台,全市成功入围“国千”专家2名、“省千”专家3名,入围金华“321人才工程”12人;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专场招聘会、公益性招聘和周末招聘会共44场,外出引才13次,提供岗位16200多个,达成意向或直接录用1200多人;新增人才服务绿卡联盟23家。在就业和培训方面,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35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9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左右;培训初级工3802名、中级工1763名、高级工2130名,技师132名。
“今年我们在全市率先推行公务员‘日志式’管理考核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赵晨晓说,推行“日志式”管理以来,干部职工每天要干什么活、每天做了哪些事,都能通过“日志”清晰地反映出来,从而倒逼工作人员转变作风、履职尽责,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提供了保障。
“十三五”起步在即,“大保姆”要做的事很多。但在赵晨晓看来,“民生为本、就业优先”将是雷打不动的主旋律,归结起来,就是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通过上述工作的持续发力,实现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