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新闻

文章导航

  我市率先创建“行政村规范化档案室”25个村开展试点,15个村通过验收,其他村力争年底前完成

  □记者 秦艳华 楼蕲

  本报讯 24日上午,东城街道高镇经济合作社社员徐女士来到合作社综合大楼查档室,为儿子升学查找相关资料。

  高镇经济合作社会计吴七圭从10多个专柜中找出协议书供徐女士参考。吴七圭说,社里与学校签订过协议,孩子报考永一中,学校会降档录取。找到相关资料后,徐女士满意地回家了。

  连日来,查档室接待了10多位像徐女士一样来查找各种资料的社员。“档案是历史变迁和各项工作的见证。”吴七圭说,每年社里都会定时整理档案,隔数年还要请社会机构进行专业整理。

  今年,高镇经济合作社列入首批“行政村规范化档案室”创建试点。为此,合作社在市档案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专门聘请社会机构对保存了30多年的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整理,通过精细分类,科学归档,按标准建档和管理。目前,已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我市首批合格的“建档村”,将获政府“以奖代补”7000元。

  据悉,今年我市率先在金华地区开展“行政村规范化档案室”创建试点工作,并出台了系列奖励政策,选取25个村列入首批创建范围。列入创建的村要建立有符合档案安全保管要求的村档案专用库房,健全档案管理体系,同时村各类档案要集中统一管理,档案资料要收集齐全完整、分类科学。

  根据规定,凡通过验收并达到合格、良好、优秀等级的村,分别奖励每

  村5000元、6000元和7000元。目前列入首批试点的江南街道园周村等25个村中,已有15个村通过验收,其他村力争在年底前完成,预计发放奖金近20万元。

  “我市的档案数字化、档案管理现代化等工作均走在金华市前列,但行政村中标准档案室的建立还未得到较好发展。”市档案局副局长董海斌说,通过行政村规范化档案室创建后,能及时做好农村建设管理、村务公开、民生权益等资料的立卷归档,进而有效地推进农房改造、调处纠纷等工作。

  在试点的基础上,下一步我市将建立由市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市、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管理、协调、监督和考核,推进农村档案工作及农村档案室的建设,同时还将制订全市村档案室中远期建设规划。中期先在有条件的村分别开展规范档案室建设模式,或采取“村档乡管”,或几个村联建楼案室的模式;远期将建立村级数字化档案室建设,实现全市上下联网,受权可查,使村民足不出户便可直接查询相关档案。


永康日报 时政新闻 00002 2015-11-25 永康日报2015-11-2500007;16689 2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