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强配齐文化员 先进文化送进村
我市农村文化喜迎“春天”
□记者 楼蕲
本报讯 “自从有了这间书屋,我们没事都爱来坐坐。不仅能打发时间,还能学到不少知识。”19日,唐先镇上新屋村的农家书屋内,几位村民正捧着心仪的书看得津津有味。
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配强配齐镇街区党(工)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综合文化站站长、行政村宣传文化员等,并着力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目前,我市数字文化供给全面覆盖,有线广播联网率、有线电视联网率均达到100%。永康日报社重点打造“永康生活网”新闻门户、“永康新闻”APP等平台,有力推进新旧媒体融合,为农村百姓送去了更方便快捷的新阅读模式。
据了解,全市目前共建有文化礼堂130家,农家书屋328个,均有完善的场地和设施。今年,我市制定《文化礼堂活动实施意见》,丰富礼堂文化活动“大菜单”,并组织文化局、妇联等20个部门、单位送千场宣讲到各村的文化礼堂。
戏曲、电影是农村百姓最喜欢观看的节目,截至目前,我市共送100余场戏曲表演和5000多场电影到各个村,几乎场场都会吸引上百人观看。象珠镇派溪吕村,一场下乡电影能够吸引数千人围观。
同时,对村民们自建的各类兴趣表演队,我市还专门派市文化馆的文化员前往指导,截至10月底,已有16个村320名文艺骨干接受了培训;如果各村村民想学习感兴趣的艺术特长,只要达到15人,相关部门也会派专家前往教导,如果人数未达标,可以到市文化馆进行免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