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生活服务

文章导航

  孩子不听话,父母应该怎么做

  永康有2位辣妈,教你怎样教孩子

  如何教育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最大课题。经常听到有妈妈说:“我家孩子一点都不听话,刚长大了一点就处处与我作对,真是越大越讨人嫌。我说东她偏要往西,我都不知道怎么样和孩子沟通了!”

  还有妈妈说:“我曾经以为8年前生了大女儿,知道带孩子是怎么一回事了。可没想到有了老二后,让我觉得孩子越来越难带。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有个性了,我到底应该怎么和他们相处呢?”

  现在,遇到这些问题有人帮你解决了。 近日,一场有关孩子教育的父母沙龙在总部中心金诚大厦举行。沙龙中,坐在底下的家长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哄堂大笑,时而各抒己见。

  沙龙邀请了学员们参与“关于孩子们打架,妈妈的不同态度对孩子的影响”的一系列角色扮演活动。在情景再现活动中,学员们分角色扮演孩子、父母。在讲师的引导下,孩子和父母分别用传统方法和新方法体验了一回感受。扮演孩子的学员,体会最深。

  介绍

  本次沙龙由“怦然心动”团队主办。“怦然心动”工作室是我市首家父母工作室,其合伙人是两名辣妈,经过赴深圳等一线城市长达3年的潜心学习,最终获得相关资质。工作室主要针对家长宣传科学、先进的育儿理念,开设的课程有父母工作坊,以及各种育儿沙龙、体验课。

  目前,“怦然心动”工作室拥有4名美国注册正面管教讲师。“怦然心动”工作室主张,做一种“温和而坚定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在骄纵还是惩罚之间,还有一条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正确的育儿理念,并不是一些年轻父母所推崇的“放养”,什么都随孩子。“怦然心动”工作室主张,父母不管从法律上还是从社会责任上都应该伴其成长,有效管教,不推崇放养。但是在管教的方法上,又要做到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当下的具体情形。

  “怦然心动”工作室旗下讲师均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接受一对一的咨询,以及群体性的沙龙体验,目前开设体验课,以及系统的课程学习。

  “怦然心动”家长课程信息

  课程时间:2015.11.29、12.06、12.13

  上午:8:30--11:30

  下午:14:00--17:00

  课程地点:总部中心金诚大厦26楼“怦然心动”工作室

  课程介绍

  第一课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课 平等、有效的沟通

  第三课 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四课 价值感与归属感

  第五课 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六课 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联系我们:微信号hemanwu

  联系电话:13588619104

  第一次角色扮演

  故事背景:姐姐和妹妹在家,由于争抢小狮子毛绒玩具,先从口角之争,逐渐演变成拉扯,当两名孩子快大打出手时,妈妈从另一个房间过来了。

  第一次,妈妈采用的是传统家长的处理方法。

  妈妈:怎么又吵架啦?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妹妹啊!快把小狮子给妹妹。不要再吵了,你可以去玩别的啊!

  姐姐:不要!这玩具本来就是我的!

  妹妹:哭。

  妈妈开始动手一边抢玩具,一边说,快拿出来,怎么这么不懂事啊你!

  【学员分享感受】

  姐姐:我觉得这对我来说太不公平了。凭什么妈妈都护着妹妹,这个毛绒玩具明明是我的!我觉得很愤怒。我就觉得如果没有她就好了,本来什么都是属于我的。

  讲师问:“为此你做了一个什么决定?”

  姐姐:我决定当着妈妈的面就让一下她,妈妈不在家我就尽情地欺负她。

  【讲师总结】

  其实父母这么做的本意是想平息战争。可是,由于采取的方法不得当,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不但不能平息战争,而且对手足之情是起了反作用的,最重要的是,父母在这件事情上往往招姐姐怨恨,觉得父母只爱妹妹。而且长此以往,如果每次妈妈都是批评姐姐,那么姐姐要么很反叛,什么都要争取最多最好,生怕自己吃亏;要么就变得很忍耐,以后到了社会上很容易造成明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了也不敢去争取的性格。

  第二次角色扮演

  同样的故事场景。

  妈妈出现了,她看到了孩子们的争执,孩子们也发现妈妈过来了。

  这时妹妹使劲地哭,试图吸引妈妈过来。妈妈观察了一下,确定孩子们的争执不至于造成安全问题。妈妈站在原地,平静地对孩子们说:“你们想一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各自回房间去想办法,想到了再出来解决。”

  【学员分享感受】

  姐姐:我觉得太好了,我们可以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了,妈妈终于不再偏袒妹妹了。我觉得很公平。而且,原来是可以一起来解决这问题的。

  妹妹:我不再像以前那么得意了,其实第一次的时候我心里也是知道自己错了的,但是我知道妈妈会护着我,我只要有妈妈在就好了。可是这一次,我哭了一会,妈妈过来了,但没护着我,我自己就觉得没意思了,哭不下去了。我还是和姐姐好好地解决问题吧。

  【讲师分享】

  合理地处理孩子们之间的争斗是多么地重要。手足之争其实并非坏事,只要把它控制在一个可容忍的程度,是很有帮助也很有必要的。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家长不卷入一场手足之争中,与放纵孩子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有些家长可能由此会想起当年自己的父母对他们的手足之争置之不理的情景,我们不提倡置之不理,家长有责任去教导孩子,伤害别人是不对的;更有责任去引导孩子,如何从争斗中看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 施美园 应玲菲

  情景再现

  公众微信号二维码


永康日报 生活服务 00012 2015-11-20 永康日报2015-11-2000006;永康日报2015-11-2000010;永康日报2015-11-2000014;永康日报2015-11-2000016;永康日报2015-11-2000011;永康日报2015-11-2000012;永康日报2015-11-2000015;永康日报2015-11-2000017;永康日报2015-11-2000022;永康日报2015-11-2000007;永康日报2015-11-2000009;16332;永康日报2015-11-2000013;永康日报2015-11-2000018;16239;永康日报2015-11-2000008;永康日报2015-11-2000020;永康日报2015-11-2000021 2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