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高新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高端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老牌国企“二次出发”打造百年四方
□记者 颜元滔
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自2013年2月启动建设以来,紧扣省政府“八位增、二提高”目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以高端特色现代农业装备产业为着力点,按照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二次出发”战略,推进农机产业“三治四化二融合”工作,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突破了传统农机和园林工具产业产品单一、人才匮乏、研发设计能力弱、粗放型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成台套田间作业装备为主导,园林与林业装备、经济作物自动化收获装备、设施农业与精准农业装备、农产品安全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共同发展的高端产业发展格局。
园区内,四方集团、尤奈特电机、宏跃动力机械等一大批现代农业机械梯队企业已成型。近日,记者走进园区内的龙头企业之一——浙江四方集团,一探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产业布局初步形成的轨迹。
老牌国企产品升级 布局市场新阵地
说起永康,就会想到五金产品,说起农机,就会想到“四方”牌手扶拖拉机。农机和五金一样,是我市特色鲜明的一张名片。
早在1961年,我市就成立了浙江永康拖拉机厂(现浙江四方集团公司),是我国最早生产手扶拖拉机和单缸柴油机的企业之一。
这个老牌国企,在中国农机工业发展史上创下不少第一。公司主导产品“四方”牌手扶拖拉机销往东南亚、巴西等地,是同行业唯一享有进出口免检殊荣的企业。2011年,在中国农机工业50强中,浙江四方集团公司列第18位,在浙江省列第1位;同年,被国家质检总局评定为首批全国检验检疫信用AA级企业和行业质量诚信企业。四方产品以其可靠的质量、优良的服务、良好的信誉行销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远销55个国家和地区,从1989年起蝉联全国手拖行业出口桂冠。
让“四方”人庆幸的是,面对这样辉煌的“过去”,四方集团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秉承着不断改变、寻求突破的创新理念。
记者在四方集团研究院的试制试验中心看到,几名高级技师正在反复试验一台崭新的履带旋耕机,并展开热烈讨论。
“传统的轮式拖拉机耕田,虽然效率较高但大轮胎严重破坏耕作层、降低土地肥力,这台最新研制的可耕整水田的履带式旋耕机,解决了传统轮式机对水田造成破坏的问题,对水田的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正参与试验的专业技师余诺告诉记者。
据了解,履带式旋耕机既轻巧,而且履带接地面积大,弥补了轮式拖拉机水田通过性能的不足,既可进行水田作业,又可兼顾南方旱地耕作,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广、效率高、操作方便、水田通过性能好等特点,可实现农业复合作业。
而像这样具有革命性的新产品在四方的试制试验中心内,比比皆是。
研究院技术积累 产品创新“不计成本”
“产品创新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适销对路的产品是企业取得发展的唯一出路,而产品创新则是开发适销对路产品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在17日四方集团举行的2016年销售年会上,市政协副主席、浙江四方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广平说。销售年会上展示了最新研发的轮拖、履带联合收割机、履带拖拉机三大系列农机新产品,引起全国各地经销商们浓厚的兴趣,纷纷围观、咨询、下单。四方集团产品创新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这些产品创新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具备雄厚技术积累的研发团队。
“现代农机,早已不是‘突突突’传统手扶拖拉机的形象,其智能化、精准化的要求,让现代农机早已成了高科技的代名词。”四方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李红阳说,两年前,四方集团内设立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通过研究院,把现代农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快速地转化成可以应用的机械设备,抢占行业制高点。
据悉,浙江四方现代农机装备研究院是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采用独立核算、自主管理的运行模式,自2013年5月成立以来,已经形成“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三大体系。研究院下设研究院办公室、拖拉机研究所、柴油机研究所、收割机研究所,试制试验中心和检测中心,并有院士专家工作站。300多名高级专业技师、研发项目工程师、资深课题负责人和总工程师,成为研究院最坚强的技术储备。
与其他企业的“不惜成本”研发新产品相比,有了这样的技术储备,四方的产品研发走上了“不计成本”的道路。
什么叫不计成本?用李红阳的话说:我们其实很“抠”的,很多产品的关键部件都是技师们手工一件一件试出来。
李红阳指着一个半成品微耕机说,像这款正在研发的轻型微耕机就是工程师手工研发组装的,只要部件形状到位,根本不需要模具,如果其他厂家没有这样的专业技术,光模具成本就需要几百万元。
如果说手拖、柴油机等老产品,是四方集团五十多年赖以发展的利器,引领了我市工业经济一次出发,那么持续的技术积累、创新研发则支撑其成为目前中国南方水田耕作农机制造的龙头企业,实现“二次出发”。
创新管理机制
打造百年四方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辉煌年代,四方聚集了清华、北大、浙大等著名高校的毕业生,是有志青年创业的摇篮。如今,四方集团秉持“产学研用”一体的理念,以科学的管理机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四方人创新。
李红阳介绍,研究院以项目负责制进行运作,每年会根据内部需求安排出16-20个涉及工艺、产品开发、产品改进等内容的项目。每个项目由项目组长牵头,做出一年的规划,整合各方资源,有序开发。项目完成后,研究院将组织专家评审。在此过程中,不少高级专业技师可以参与多个项目,或进行多项目合作。
“我们成立了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根据每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李红阳介绍。另外,为了鼓励技术人员多申报专利,每申请一个专利,就可以奖励1000元。
据了解,四方集团每年销售收入的3%用于科研投入,在这样的财力支持下,今年年底将实现100个专利目标。
为更好地适应农机新常态,今年四方集团提出内部力求通过工作效率的提高,降低管理成本,外部充分利用我市周边特色小五金的制造优势,发挥四方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销售年会上,公司重申了企业中期发展目标:立足农机,服务社会,打造百年四方!以及经营宗旨:以水田耕作机械和收获机械产品为产品开发方向,打造水田耕作机械专家。四方集团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外界不能再用惯性思维来看待四方,四方的创新驱动,必将引领高新区企业的又一轮发展热潮。”城西新区管委会分管工业的副主任李兴祥感慨着。
①
②
③
④
①技师正在调试最新履带旋耕机
②技师们忙着研发新产品
③李红阳向记者介绍最新的农机设备
④经销商们对新款农机颇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