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在教育中传递爱与温暖
——胡库小学优秀青年教师董敏印象
□记者 陈慧
“近年来,我市推选出了一批批优秀老师,令人欣喜。我孩子所在的胡库小学也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她内心纯良,关爱学生,再难管的孩子到她那都变得乖乖的。把孩子交给这样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老师,我们放心!”
近日,有位家长特地向记者报料,希望对农村小学优秀老师也能更多地宣传。城乡教育均衡化不只体现在硬件上,更体现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记者专门去了胡库小学,心想这位神奇的老师一定是位教学经验丰富、办事干练的老教师,然而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却是一张甜甜的“娃娃脸”——她是胡库小学教导主任,也是该校四(3)班班主任,年仅27岁的青年教师董敏(上图)。
快乐“教书匠”
2009年,董敏大学毕业分配到胡库小学。该校校长吴方标每次谈起董敏,言语里总是充满自豪:“应聘时她的自我介绍是全英文的,很长一段话,当时就觉得她与众不同,尤其是流利的英语口语与良好的亲和力。”聘为教师后,董敏承担了胡库小学6个班18节英语课的教学重任。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董敏有自己的理念:“让孩子感受到快乐,才是最重要的。”2010年,董敏到南京学习时,接触了广东省特级教师田湘军“快乐英语”的理念,她欣喜地把“快乐英语”带回胡库小学,却在实践中发现,对于一所84%的学生来自外地的学校来说,学生家长缺乏对英语的重视和配合,理念很难推广,为了争取家长的配合,她借机“混入”班主任老师的家访队伍,鼓动家长重视英语,支持英语教学。
“快乐英语”教学如期开展后,她组织学生开展英文讲故事、英语话剧比赛,新颖的赛事吸引了许多跃跃欲试的学生。他们拿着“剧本”,查字典、问老师,主动争取上台锻炼的机会、开口说英文的机会多了,成绩自然提高得快。董敏说:“孩子们快乐的学,目的就达到了,我也就快乐了。自己的快乐又能影响孩子,多好!我就想做个这样一个快乐的教书匠。”
她快乐工作着的同时,感染了学生、家长、同事和校领导。由于教学成果出色,进胡库小学一年半后,董敏就被擢升为学校中层。现在她更是身兼数职,不仅要担任教导处主任,组织与指导全校教育教学工作,还要担任班主任,处理繁琐的教学事务,尽管如此,她仍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家长的赞赏、学生的喜爱。
“她懂学生的心”
在家长眼中,董敏负责任、有爱心,是个懂孩子的好老师。
她善于“聆听”。在四(3)班,每名学生都有一本“心语”本,他们在心语本上写上心里话,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她说:“民工子女,父母忙于生计,没时间跟他们交流,但孩子的成长,其实需要有人倾听他们的烦恼,分享他们的快乐,陪伴他们长大的。”这心语本,藏着无数她和孩子间的“小秘密”,因为这心语本,她和孩子们的心走得越来越近。
她注重“交流”。采访中,董敏接到电话回班里处理打架,虽然已告一段落,但她还是找到其中一名学生问:“你知道我听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吗?”等不到回答才接着说,“我在担心你的手,之前受过伤,有没有痛?”男生见自己非但没被骂,反而得到了关心,红着脸低下了头嗫嚅:“事情解决了。”但董敏仍没“放过”孩子,通过后果分析,一步步引导他怎么做,让他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转化冲动。
她喜欢“奖励”。总是自费买小礼物鼓励学生,虽然只是小本子、小橡皮,但还是有效地抓住了孩子们“渴望认可”的心。学生朱兴说,自己通过背书、写作业收集星星,集齐五颗星就能得到一次抽奖机会,有一回他抽到一块橡皮,回到家就兴奋地告诉爸爸:“这是老师奖的!”看到儿子的喜悦,父亲忍不住感慨:“还是老师有办法,能管住顽皮的孩子。”
采访中,董敏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说:“‘教育是忘掉学校所学后剩下的东西’。我只是想多年后仍在孩子们的记忆里,没有被忘记。”
传递爱的教育
2014年,董敏开始担任中层兼班主任。在她所带的四(3)班,她一边利用家长会、校讯通等渠道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一边拿出更多的注意力,关心、了解学生,渐渐地,学生变得越来越离不开她了。
董敏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项特殊的“拥抱仪式”(右图),初时她只想通过拥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和关注,但久而久之,这竟成了她和孩子们的习惯。有一回,董敏去外地学习,回来上完课正想赶回办公室改作业,学生姬永康拦住她说:“老师,您已经三天没有抱我们了。”董敏俯下身子,轻轻地抱了他,抬起头看到孩子们已排成长队,伸出了热情的双臂,等待她的拥抱。她顿时惊呆,逐一拥抱,才顺利地走出教室。时隔一年,谈起这件事她依然感慨万千:“原来孩子们对拥抱的渴望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想,原来大家都向往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呀!”
仪式进行得久了,孩子们慢慢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朱兴的妈妈在老家,他跟着打工的爸爸来到我市。他爱调皮捣蛋,同时也爱哭鼻子,董敏总是讲完道理之后拥抱他,帮他擦干眼泪,并告诉他笑起来会更可爱。或许是用心拥抱的力量,让朱兴发生了一系列细微的变化:打架闯祸的次数少了,哭鼻子的次数少了。不过最令董敏感动的,却是某日放学交给她的一封信,上面写着:老师,以后我会听你的话。老师,我爱你。董敏默默把这封信收藏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咀嚼着这短短两句话背后的含义:“从中表明,孩子知道我爱他,并且,也很爱我。这真是一件美好的事。”
采访中,董敏用一件件小事,串联成了当一个好老师的秘诀,那就是“热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学习的热爱,对孩子的热爱,而爱孩子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爱。
董敏说,现在,只要是对孩子好的,她就愿意去做、去坚持。她目前还在攻读在职研究生,期待通过学习提升自我,更好地投身教育工作。
■相关链接
古山镇胡库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学校,前身为崇本学校。多年来,学校几易其址,如今已搬迁至原胡库初中校址,座落于胡库上村,毗邻胡公祠,是一所底蕴深厚的农村小学,现占地面积21400平方米,校舍面积10626平方米,有24个教学班,1071名学生,54名教职工。
一直以来,胡库小学在校长吴方标的带领下,秉持“快乐成长、幸福一生”的办学宗旨,朝着“让学生在课堂中成长、在阅读中成长、在活动中成长、在快乐中成长”的办学目标前进,开展了海量阅读、国学教育、教师自培等有益于师生成长的活动,探索适合学校校情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以“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深受家长、学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