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财富资讯

文章导航

  我市企业出口餐厨用品被多次通报

  因“国”制宜建立原辅料追溯质检机制

  近日,记者从金华市检验检疫局永康办事处获悉,过去五年,我市出口食品接触类材料已成为欧盟通报“重灾区”,累计通报保温杯、餐厨用品等不合格食品接触材料50批次。欧盟部分国家的通报手段成为许多企业主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如同一把时刻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记者 吕高攀

  三个月被通报11批次

  “此前,三个月内,公司有十多个批次厨具被意大利相关部门通报,损失严重。”专业生产厨具并一直为世界级大卖场供货的某公司总经理俞先生说。

  被连续通报后,俞先生马上集合外贸部所有员工,深挖存在原因,探讨解决办法。俞先生这才发现,整个欧盟法规体系相对复杂,特别是食品接触类材料把关非常严格。而且,欧盟各国自有一套详细的检验标准,根据产品使用温度、时间、接触的食物类别等因素形成不同的检测结果,检验方式不尽相同,非常严格。

  此外,不同成员国对各类产品还有专门法规,且侧重点不同。例如,意大利通报高发的主因在于该国针对金属制品的国内法规DM21/3/1973要求比其他欧盟国家更加严苛。我国国家标准GB9684仅对铬、镍、铅、镉、砷五种重金属元素有要求,而意大利还对锰元素等有额外要求,这也意味着制造出口产品时,对原材料把关必须严格。

  流程改造定期质检

  在俞先生眼中,被通报也许并不是坏事,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一朝被蛇咬之后,俞先生马上详细改造了整个生产流程,建立可追溯的原辅料质量验收机制,定期检测;对电镀、注塑等工艺进行重点监控,建立完整的过程、成品检验制度,确保质量稳定性和生产工艺的一致性;要求外贸员工加强对敏感国家技术法规和标准的研究应对,不定期与客户联系,了解出口产品的实际市场国,加强对有特殊要求的敏感国家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收集,逐步建立完善的技术壁垒应对机制。

  俞先生介绍,欧盟国标准经常会发生细微变化,安全标准不断提高,要求员工得非常细心,并及时与生产部沟通协调,及时跟进。

  “当时,主要还是出口风险意识把控不强,没有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做出具体分类,导致常被通报,短期内对企业出口造成困扰,不过经过与合作方的多次深入交流,及时整改,影响已经基本消除。”俞先生表示。

  信息对称及时应对

  据金华检验检疫局永康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在被通报较多的几类产品中,保温杯、厨具和滑板车等存在通性,行业门槛较低,大部分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程序,导致重金属超标、迁移量超标、芳香胺超标等。

  其中,重金属超标是我市出口食品接触材料被通报的主要原因。来自意大利的37项通报中,主因就是铬、镍、锰或总迁移量超标。可见,意大利对于金属制品的抽查力度和质量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除此之外,部分欧盟国家还专门针对我国的产品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比如,正是基于通报数据,欧盟针对进口我国的产品出台专项法规(EU)No 284/2011,要求从中国出口至欧盟的每批尼龙和密胺厨具都要附带合格报告,并接受抽查。当时,这一措施给我国企业带来严重冲击。

  “现阶段我市出口企业还存在掌握信息不同步或应对不及时等问题,被通报产品轻则被责令整改,或被要求撤出市场或召回已售产品,尚未进入市场的则直接被海关拒绝进口。针对每一项通报情况,目前海关都会及时发布行业预警通报,提醒企业多加注意。另外,相关出口企业须提高出口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身的质量管理能力。”该工作人员介绍。

  重金属

  迁移量

  超标


永康日报 财富资讯 00006 2015-11-16 永康日报2015-11-1600006;永康日报2015-11-1600010;15733;15811;15810;15809;永康日报2015-11-1600009 2 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