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完善招商选资工作机制
浙商回归项目“一对一”服务
□记者 王朱敏
本报讯 “请问是交这些材料吗?”10日,浙江森龙休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吕伟郭来到市经合办,为公司年产5万套户外野营休闲用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递交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材料,在反复确认材料无误后,吕伟郭才离开。
“我记得以前从立项到建设、投产,要审批的证照共有8种,涉及的相关部门有十几家,自己跑的话没有大半年跑不下来,特别麻烦,怎么现在手续这么简便了?经合办的负责人告诉我只要上交相关材料就可以了,让人难以相信。”吕伟郭一边说,一边还要折回再确认一遍。
记者从市经合办了解到,公司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审批手续涉及部门多,需要审批的内容和证照也多,曾有部分项目因此拖延数年未能开工建设,项目审批周期过长,将直接影响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优质项目的投资机会稍纵即逝。
为此,市经合办坚持以“四化”为抓手,即坚持项目设计精细化、项目招商精准化、招商方式多样化和项目落地机制化,进一步完善招商选资工作机制,健全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重大项目督办、干部联系项目等工作制度,帮助企业项目更快更好地落实,切实做好企业项目落地的服务工作。
市经合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我市浙商回归园重大项目落实,市经合办在坚持“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投产”工作方针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探索强化企业项目的“一对一”跟踪服务,努力形成“洽谈一个、引进一个、成功一个、见效一个”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我市共完成浙商回归项目42个,其中重大项目13个。下一步,我市还将重点推进浙商回归园运动休闲项目、总部中心总部经济项目等8个招商项目取得实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