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我市“三步走”分类处置僵尸企业

  共破解僵尸企业39家面积达939.15亩

  □记者 楼蕲

  本报讯 破解僵尸企业是我市拓宽发展空间,盘活存量土地的重要抓手;是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13日,记者从市四破办获悉,为积极推进“腾笼换鸟”,为重大项目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我市采用“破、稳、转”三步走的方式 ,分类处置僵尸企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我市共破解僵尸企业39家,面积达939.15亩。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排摸负债率高于85%、连续半年以上销售为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等三类重点涉困企业,组织人员对其进行综合评估,按照企业风险状况探索僵尸企业与可帮扶涉困企业的甄别机制,形成分类名单,并排摸出涉困企业56家、僵尸企业42家。对可帮扶的涉困企业,特别是有市场前景的企业,我市结合“千名干部进村入企”活动,在企业应对诉讼、追缴应收款项、税收优惠、职工保障等方面开展解难题服务,尽可能帮扶企业维护生产和渡过难关,有效预防新僵尸企业滋生蔓延。目前,我市共收集涉困企业各类难题76个,帮助企业解决63个。对确无帮扶价值的僵尸企业,我市坚持“三个不惧”理念(不惧经济短期下行、不惧工业比重降低、不惧税收波动),及时下决心通过破产清算等手段依法处置。对符合破产条件的,及时引入破产重整程序,促进企业兼并重整,盘活存量资产,淘汰落后产能。截至目前,我市通过司法处置,盘活企业存量资产19.73亿元,释放土地资源108.63亩,释放厂房等房屋面积9.89万平方米。

  我市主动与涉“僵”企业主进行沟通,帮其克服恐惧等不良情绪,动员企业厘清思路,重新树立发展信心。同时,做好防控工作,目前已收缴多本出国护照,全面杜绝跑路、转移资产等各类逃废债行为;组织相关部门守护企业,防止发生债权人哄抢企业财产和破坏企业资产等行为,加大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积极引导债权人依法保全企业资产。截至目前,全市共介入防哄抢8起;按照“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债权平等、平稳有序”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资产处置,把互保企业平稳过渡及社会债权人利益最大化摆在处置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全力协调金融支持,尽量避免因企业破产、担保关系破裂而危及其他互保企业,有效阻止资金链、互保链传递扩散的风险。

  此外,我市对无法继续经营,应破产又没有破产的企业,依法关停破产,对其资产进行拍卖,将其市场化退出。对无法继续正常运行的企业,按照程序进行企业兼并重组和股权转让。对无意愿或无能力进行建设和组织生产的企业用地依法实施整体收回,盘活存量土地。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 帮助 ] [ 评论 ]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5-11-15 永康日报2015-11-1500013;永康日报2015-11-1500014;永康日报2015-11-1500015 2 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