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做文明人 行文明车 办文明事
徐华水在检查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时倡导全市上下
□首席记者 王晓鸣
本报讯 12日,市委书记徐华水前往溪心路、五金大道、紫微路、金城路、330国道等路段,就“治陋习、纠违法、保畅通”城乡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市领导陈毅成、陈美蓉、胡积合、陈曙初、王浙强参加。
每年临近岁末,城区常常会形成一个个“堵场”,既堵住了道路,也堵住了市民的心。针对当前严峻的交通形势,我市从10月底开始直至明年1月份,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治陋习、纠违法、保畅通”集中整治行动,范围包括国省道及城区主干道等。
整治行动开展一段时间来,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交通拥堵毕竟是个老大难问题,彻底根治不可能一蹴而就。检查人员冒雨仔细检查,发现各路段仍存在不少乱相:本月1日起,中心城区全天禁止大型载货汽车通行。但在溪心路与五金大道路口,以及溪心路与金城路路口,尽管交警设置了卡点,部分货车仍”冒冒失失”闯进来;在紫微路步行街二期的沿街人行道上,不少小平板被车辆压得凹陷破碎,看上去凌乱不堪。而与街面停得满满当当的车辆相比,其地下停车场却显得空空荡荡,管理措施也没有到位;在330国道应店村附近,一辆外地牌照的僵尸车正“大模大样”霸占着路边道路,既有碍观赡也影响其他车辆通行。
近几年来,我市对交通治堵的决心有增无减,整治力度逐年加大,成效也在日渐显现。但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通过新思维、新办法才能破解。在随后召开的“诸葛亮”会议上,市领导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积极找原因、想对策,为解决我市城乡交通拥堵、提升市民素质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亮点的可行性建议,包括利用微信、新闻APP等新媒体实时曝光不文明行为;尽快完善城区停车场规划,建设立体绿色停车场;严管街禁停任何机动车;把社区矫正人员、驾校新学员等吸收到交通志愿者队伍中来;城区重点转盘区域改造信号灯;在必要路段建设立体立交桥,等等。
“市委、市政府之所以下定决心来治理交通陋习,是因为交通治堵就是最大的民生。”如何才能让各项有效举措化为现实、落地生根?徐华水提出需要注重三个“理”字,即:理解、理顺、理清。
徐华水表示,开展交通治堵行动,市委、市政府是从精品城市建设的要求、从“两美”永康建设的需要和全面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的角度出发。建设“两美”永康,就不能有“堵”的现象,让百姓过着“堵”的生活。希望全市上下都能理解市委、市政府的真实意图和良苦用心,提高认识,真正理解开展“治陋习、纠违法、保畅通”城乡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
徐华水指出,整治行动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关系,包括车和人之间的关系,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关系,严管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建设和规划之间的关系等等都要理顺。要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倡导全市上下都能自觉自愿地做文明人、行文明车、办文明事。他表示,思路决定出路。开展整治行动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跳开既定的思维,创新方法举措,树立精品化管理理念,实施好建设治堵、科技治堵、严管治堵、长效治堵等。每个参与部门单位都要认真梳理好检查中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多多开动脑筋,加强配合协作,形成人人齐上阵的良好氛围,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整治行动真正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