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随手一拍

文章导航

  指尖上的艺术

  10月31日上午,在舟山镇方山口村一处民宅,徐国良正在检查竹编制品。

  今年58岁的徐国良从16岁开始跟随师傅学做竹编,凭着出色的手艺,徐国良如今已是当地有名的竹编师傅。一棵竹子在徐国良手中,经过剖削,变成薄如蝉翼的篾片和篾丝,再通过制编、修补、挑、压、弹、插、绕、穿、贴等一系列技法,编织出洋笼、栲栳和花篮等竹制品,上面还有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惟妙惟肖的图案。

  近年来,随着复古婚礼兴起,竹编礼篮日益盛行,连乔迁、贺寿等都少不了礼篮,徐国良的这些竹制品由于做工精致,很受市场欢迎,一只红漆漆好的喜篮成品价格在400元至600元之间。

  和很多民间手工艺一样,竹编工艺也逐渐边缘化,市场日渐萎缩,面临被淘汰乃至失传的尴尬境地。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实用竹编和观赏型、艺术型、原创型竹编又受到人们喜爱,这为竹编工艺的传承创造了新的条件。

  记者 林群心 杨成栋

  剖削薄如蝉翼的篾片是竹编艺人的绝活

  精美的喜篮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

  灵巧的双手将毛竹变成了艺术品

  每一只竹篮成品都凝聚了徐国良的心血

  长长的竹篾,在徐国良手中如彩带般舞动


永康日报 随手一拍 00015 2015-11-05 永康日报2015-11-0500006;永康日报2015-11-0500007;永康日报2015-11-0500005;永康日报2015-11-0500009;永康日报2015-11-0500008;永康日报2015-11-0500010;永康日报2015-11-0500012;永康日报2015-11-0500013;永康日报2015-11-0500014;永康日报2015-11-0500015;永康日报2015-11-0500011;永康日报2015-11-0500016 2 2015年11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