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永报姐妹花”调查市民生二孩意愿
70后生二孩意愿强于80后90后
□记者 周灵芝 章芳敏
10月29日晚,“全面二孩放开”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引发爆炸性效应。10月30日起床后,许多市民在刷微信朋友圈时,满眼都是“二孩”的信息。虽然生二孩并不在部分市民的近期计划中,可仍旧以各种方式“奔走相告”。
这是多少家庭期盼的好政策啊。可问题来了:生或不生?成为每一个“一孩”家庭心中悬着的石头。1日,“永报姐妹花”记者就此对70后、80后和90后的市民开展了随机调查。
实录一
鼓励孩子将来多生
陈先生,47岁(60后),个体户,家住金水湾
“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对我来说,还真有点‘鸡肋’。”陈先生坦言,他们夫妻俩身体健康,妻子比他小6岁。如果生二孩,他们应该没问题。“放开二孩”政策是他和妻子盼望多年的好事,听着让人心动,可冷静细想后,问题就来了。
陈先生介绍,他们夫妇只有一个女儿。早年在农村生活的父母一直希望他们能再生个孩子,只是当时政策不允许。现在,女儿已经21岁,正在上大学。“等‘二孩’政策落实还有一段时间。待政策完全落地后再怀孕,等孩子出生,估计我都年过半百了。等孩子大学毕业后,我应该70多岁了。那时候,我还有能力养好孩子吗?”陈先生说,10月30日晚,他和妻子商量了一个晚上。最终,他们放弃了生第二个孩子的念头。
陈先生表示,他和妻子决定不生二孩。两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希望她将来能多生一个孩子,弥补遗憾。
实录二
在生或不生之间犹豫
楼先生,38岁(70后),行政管理,家住金胜路
楼先生说,他一直想生二孩。现政策放开生了,他很激动。10月30日晚,他看新闻得知“二孩”政策放开后,当晚就和妻子商量了生“二孩”之事,无奈妻子不同意。第一轮思想工作以失败告终。
“我们的儿子已经10岁了,多年来我一直想要再生一个孩子。无论是男孩或女孩,我都一样喜欢。前几年,我和妻子都想生二孩,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妻子生二孩愿望越来越淡。妻子比我大三岁,今年已经41岁了。”陈先生说,10月31日,他就和妻子去妇保院咨询,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妻子的年龄的确不适合再生育。
陈先生介绍,在生不生“二孩”这个问题上,他真的很犹豫,现在只能顺其自然。如果妻子怀上了,他会毫不犹豫地让妻子把孩子生下来。
实录三
迫于长辈压力还得生
王女士,34岁(80后),医生,家住龙川东路
1982年出生的王女士已经有个上一年级的女儿。女儿健康活泼,王女士和丈夫都有稳定的工作,一家人其乐融融。一直以来,王女士的婆婆想让王女士再生一个孩子。王女士说,每年除夕夜吃饭,婆婆都会有意无意地扯起再添个孩子的话题。那时她都会很乖巧地用“政策不允许”抵挡过去。
“这次全面放开生二孩政策,估计我婆婆有正大光明的理由了。”王女士说,她和丈夫都觉得一个孩子没什么不好,关键是受不了婆婆的软磨硬泡。这不,媒体上刚报道“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婆婆一大早就从乡下跑到她家,为的就是第一时间将“二孩政策”告诉她。
王女士说,其实婆婆的心思她很明白,希望“二孩”最好生个男孩,但如果再生个女孩也总比一个孩子热闹。婆婆已经明确表态,只要夫妻俩愿意生孩子,婆婆愿意出力帮忙带孩子。说实话,王女士现在的女儿就是婆婆带大的,婆婆带孩子经验丰富。迫于婆婆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她还是会生“二孩”,以满足长辈的心愿。
实录四
生活压力大不敢生
应先生,33岁(80后),教师,家住南苑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想生二孩对于我来说,关键是经济问题。”应先生说,他和妻子都挺喜欢孩子,儿子今年3岁,能给儿子再添个弟弟或妹妹自然是好事。不过,夫妻俩现在考虑最多的不是生或者不生,而是生了后怎么养。
应先生介绍,他每个月的收入扣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实发到手的只有3000多元,他妻子与他的收入相差无几。“我父母和岳父岳母都在家务农,家中没什么积蓄。为了在城区安家购买现在的房子,我们夫妻俩的积蓄全付了首付。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只够维持一家三口的基本开支。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我们的生活质量会直线下降。” 应先生无奈地说。
“二孩政策放开,眼下对我和妻子来说,只能是想想激动,做起来却要冷静之事。”应先生说,近5年内,他和妻子不会考虑二孩。不是不想生,而是生活压力大不敢生。
实录五
独生子女也挺好
胡女士,25岁(90后),会计,家住经济开发区
胡女士是一个一岁男孩的母亲。她坦言,不会再生二孩。
胡女士说,她是独生子女,她的丈夫兄弟三个,在物质上明显独生子女要比非独生子女富足。她上学时,班上有不少独生子女,也有一些非独生子女。相对而言,独生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明显比非独生子女的家庭好,特别是班上一些有弟弟的女同学,父母的关注度会更多停留在弟弟身上。
“我也看过不少关于独生子女长大后存在着诸多问题的书,但我依然觉得独生子女不错。”胡女士解释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假如她生两个孩子,因为最小的孩子还小,她肯定会更多关注小孩子的成长,从而忽略了大孩子,顾此失彼。所以,她已经和丈夫商定,就生一个孩子,她丈夫似乎也没什么意见,婆婆也尊重她的意见。
J
记者手记
90后想法最洒脱
记者通过网络、电话和实地前往解放小学、实验学校、民主小学、解放广场对100位市民进行了调查。其中60后20位,70后30位,80后30位,90后20位。结果发现,60后只有一位市民有纠结生与不生的问题,当事人属于老夫少妻。19位市民的态度相当一致:将来一定鼓励儿女把生育政策用足。
70后的市民是生与不生间纠结的“主力军”。70后的男士对生二孩的意愿更强烈,特别是对一孩是女儿的70后,再生的愿望强烈。15位70后男士中,想再生的10位市民中有8位第一胎是女儿的。70后的女士生育二孩愿望相对淡,有10位女士不想生二孩。记者询问后得到的答案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允许。剩余的5位女士是1977年之后的,她们或在犹豫是否再生,或受长辈压力要求生育二孩。
80后不想生二孩,最大原因是生活压力大,不敢生。30位80后中,有23位坦言有车贷或房贷,隔三差五还有信用卡透支需要归还。80后会生二孩最大的原因是迫于长辈的要求。一孩是女孩的80后,被长辈要求再生二孩的压力很大;一孩是男孩的80后,被长辈要求再生二孩的压力明显比一孩是女孩的小。
90后不买“二孩账”的也不少。他们表示,“生育政策”不是他们生不生二孩的最大因素,生或不生二孩要根据心情、家庭具体情况而决定,他们的想法最潇洒。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
有了二孩其乐融融
生育二孩
压力太大
生?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