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西津经济合作社创新举措打通服务村民“最后一公里”

  “党群联络卡”两个月收集百条民意

  □记者 秦艳华 通讯员 李平

  本报讯 1日中午,江南街道西津经济合作社老年照料服务中心热闹开了,老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用餐聊家常。不久前,在这座“开心庄园”,老人们还收到了重阳节大礼包,这份意外的惊喜,得益于该合作社“党群联络卡”新制度的实施。

  9月,西津经济合作社党支部在党员联系群众的基础上,率先创新“党群联络卡”制度,要求每位党员每月探访联系群众1次以上,并认真填写“党群联络卡”,记录联系时间、联络方式,让联系对象签名,并填写建议、意见等内容,通过记日记形式促进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党员楼先生在走访时,获知老人们希望重阳节多发些礼物。为此,楼先生如实把情况写进日记并上报,经合作社班子商量,隔数日老人们就领到了重阳节大礼包。“实施‘党群联络卡’制度后,党员真正扎根群众中,这让社员参与合作社建设的热情更高了。”社员徐阿公乐滋滋地说,这项制度好,真正体现了党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百姓办事的决心。

  据悉,西津经济合作社有34名党员,在落实党员联系群众活动中,每位党员联系10至12户,并要及时做好记录,在每月5日上报给党支部存档。同时,党支部经过汇总分析后,及时在每月召开的党员会议上通报联系情况,对敷衍了事或弄虚作假的党员,将在星级评定中酌情扣分,并按照《江南街道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从严进行教育和处置。

  新制度实施两个月,31名党员共收集民意近百条。截至目前,“热心社员”通过“党群联络卡”实现了一桩桩心愿:操场晚间噪声太大解决了、合作社新建的综合楼增加了摩托车停放场所、股改的疑惑消除了……

  “有了‘党群联络卡’,党员责任感增强了,党群关系更和睦了,合作社两委工作目标进一步明晰。”西津经济合作社党支部负责人说,有了“联络卡”,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有据可查,有据可依,让党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既提升社员参政议政热情,更融洽了党群关系,有力推进了工作的开展。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15-11-03 永康日报2015-11-0300027;14738 2 2015年11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