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问道人生,以书为器
□记者 朱青恒
李杰书法作品及其书观浅析
孔子曰:“君子不器”。李杰认为人们学习书法,历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书法为目标,另一种是以培养人为目标。理念不同,结果不同。
以书法为目标进行创作,书法是实现个人价值,表达个人性情的途径,即一切为了写好书法为出发点。这种理念认为,书法家是实现目标的一大要素,是除笔、墨、纸、砚书写工具以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笔墨精良一样,书法家本人的素质越高越能写出高品质的书法作品。很多文人,如鲁迅,虽说算不上是什么书法大家,但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涵养,所写的文字总会无形之中带有书卷气。相反,一些出自民间写手的作品,在华丽的外表之下,难免透露出粗俗的一面……
正如录音一样,录制一部高品质的作品,在拥有好的录音器材的同时,更应有一名技艺高超的录音师。高品质的书法作品离不开涵养深厚的书法家。功夫在诗外,书法家的涵养,不光是其对书法技巧理解得深刻,更是源于其他门类学识和日常生活里的各类知识。这些,不仅可以“滋养”书法技术,而且为书法家在书法这门艺术上的“参透”“顿悟”提供了广泛的契机。
以人为目标的书法,是通过学习书法,让自己的人生超越、升华。学习书法只是问道人生的一种器具。书法的学习过程,是人生修行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研习,书法家去掉了之前的种种不良,弥补不足,使自身及作品更加完善。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书写始终是为了满足书法家自身不同追求而展开的,书法成了雕琢人性的一种工具。持有这种理念最典型的代表便是弘一法师。弘一法师书法取精而用宏,厚积而薄发。若寻迹其风格演变之脉络,可划分为胎息、蜕变、羽化三个阶段。其在俗时期,浸淫北碑,内容多书诗词义章等世间文字,格调只嫌不浓;中年出家,洗尽铅华,文字多写佛经祖语、古训格言,韵致唯恐不淡;半百而后,越古迈今,不拘一格,化百炼钢成绕指柔,人书俱老,形成了雅逸超迈、清芬四溢的弘体书风,从而完善了高尚人格,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一代宗师、万古法范的地位。
观赏弘一法师的作品,如同面对一位超尘脱俗的世外高人,让人不由得自惭形秽,又宛如面对一位慈祥和蔼的长者,被他的博大胸怀所包容。他以自己高标的操守升华了书法的真正内涵,法师的书法已非一个简单的“艺”字可以诠释了。
李杰对学习书法有独到的认识,而且学习书法一坚持便是近二十年的光阴。李杰说,虽然个人素质未必与时间相匹配,但是就如磨刀未必锋利,唯一让我坚持下去的,便是爱好。淡淡说来,没有半点自我炫耀。李杰的书法之路是问道人生之路。
李杰,字维甫,号天井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著有《永康古今楹联》,书法作品多次入展由中国书协、省书协主办的各类书法艺术展。
李杰近照
临汉帛书
王国维人间词话句选
千字文句
今人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