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传统手工技艺展演让市民大开眼界
永康剪纸演绎美丽的民间传说
象珠镇象珠一村村民黄淑珍是我市剪纸技艺的老艺人之一,她剪的纸花手工精美、寓意丰富,深得市民喜爱。三天展示下来,已有不少市民跟她约定,以后家里办喜事需要剪纸时请她上门帮忙。
她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当天刚剪出的作品“尖山金牛”。“纸花上的‘金牛’两个字,源于象珠的一个传说。”象珠镇有座尖山,山顶有座庙,庙旁的井底有头金牛,来往的村民都要往那里扔石头,想把金牛引出来,但金牛只对“千年烂稻草”感兴趣。山脚的一户人家生了9个儿子,一个女儿。有一天,他们真的找来了“千年烂稻草”。于是,9个儿子外加一个女婿一同拉着一根粗粗的稻草绳想把金牛引出来。拉到一半的时候,最小的儿子情急之中说了声“加油啊,姐夫。”这一声叫喊,原本应该说“加油啊,兄长”,却因为口误,引得粗绳变成了大蟒蛇,兄弟几个因为害怕一缩手,金牛退回井中,就再没出来。
剪纸上的“金牛”两字源于象珠尖山的民间传说
这几天,前仓镇后吴村的衍庆堂热闹非凡,市文广新局主办的首届文化艺术周系列活动之一的传统手工技艺展演在此举行。来自金华各县市和桐庐、仙居、衢州等地的数十名老艺人亮出拿手绝活,市民叹为观止,大开眼界。
今年60岁的方笑娟现场编织草鞋,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方笑娟是我市唐先镇岩前村人,编草鞋这项手艺是她奶奶传给她的。
“草鞋所需的原料很简单,就是麻绳和稻秆。”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方笑娟拿小木槌不停地敲打晒干的稻秆,敲到稻秆软化之后,再根据经验挑出韧性好的部分来编草鞋。
“编的时候要扎4根麻绳用来支撑鞋底。”方笑娟说着,熟练地拣起几根稻秆在麻绳当中穿插,编完一小段还要用小木槌绕着麻绳,不停地拉扯以使草鞋更加坚韧。
方笑娟编织一双草鞋,需要花费几个小时,但收入却今非昔比。“年轻的时候把草鞋挑到义乌、东阳等地去卖,八毛钱一双,一天下来也能换不少收入。”如今,方笑娟的手工草鞋卖50元一双,但购买的人很少,有的人买来当工艺品挂在家里。
在传统手工技艺展上,除了做布鞋、草鞋之外,还展出了打铁、打银、弹棉絮、编箬帽、织带、钉秤、做木椅、竹编、箍桶、锡雕、刺绣等数十项我市传统手工技艺,吸引了我市及东阳、缙云、武义等外地市民前来参观。
有的市民把草鞋当作工艺品挂在家中
□记者 程高赢
桐庐、仙居、衢州三地的老艺人也带着传统手艺来后吴展示交流。黄淑珍觉得,她的这张作品还有诸多瑕疵,而桐庐剪纸老艺人田金莲技艺娴熟,于是想向田金莲请教一番。
田金莲认为,永康剪纸跟桐庐剪纸区别很大。永康剪纸重在刻模,轻于折、剪等基本功。“我在后吴村里看到很多古老的雕花,那些窗户上、屋檐上的几何图案,也可用于剪纸,永康的老艺人很难剪出来,而对我们来说并不难。”田金莲解释,因为桐庐剪纸注重折、剪等技巧,而且孩子从小就对月牙纹、锯齿纹等剪纸基本功很感兴趣,剪纸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如果永康的刻模优势能跟桐庐的折、剪技巧结合在一起,那对永康剪纸来说肯定是一大进步。”她说。传统手工技艺展从21日到24日的短短三天时间里,田金莲已和永康老艺人多次交流,她下定决心,以后要常来永康学习交流,一起提升剪纸技艺。
与外地艺人进行交流共同提高
黄淑珍展示剪纸“尖山金牛”
织草鞋
绣花
剪纸
做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