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攀登艺术的“壶山”
包剑良其人其画
包剑良,1994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美术系,先后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进修,结业于中国水彩名家西安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会员、省水彩画家协会理事、金华市美协副秘书长、 武义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曾举办个人画展五次,参加新加坡及国内温州、珠海等地联展十余次。作品先后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画展六次、其中一次获全国奖。在省美术家协会、省文化厅、省教育厅主办的各类画展中,分别荣获一等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十八次。部分作品被海内外专业机构收藏,并在《美术报》《中国水彩》等各类刊物上发表。出版有《包剑良水彩》画集。
□记者 朱青恒
包剑良,他就像赛场上的一名奔跑者,不知疲倦地创作、学习,努力地生活,真诚与人交往。在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一种不可撼动的坚守与意志。他脚踏实地从事着自己的创作,其作品晓畅、平时,带着浓浓的热情,让观众不得不跟着他走,进入他的作品呈现的生活场景;让观众不得不跟着他想,跟着他一起牵挂故土的阴晴圆缺,体会那种无法排遣,梦魂萦绕的乡愁……
真正好的作品诞生于精神危机的边缘和思想被围堵的夹角。因此日常创作中,包剑良不畏所有“寒夜”的无常。为了最终挥洒独到的见解,他读书、问道,不断地蓄积力量,
在他的笔端,你可以读出一个坚守者的欢乐与忧伤。一条条流淌的小溪里,有他信念与探索的歌吟;一条条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有他坚守的愿望。他的作品总是辛勤地敲击着春、夏、秋、冬四季的节拍。画作中常常有一种浓郁的乡愁,家乡、母亲是他作品最重要的主题,他勇敢地去爱,且爱得分明。
如今的包剑良在美术创作上,可谓是进入了“丰收”期。但对此,包剑良很谦虚,他说:“我们武义县城有一座山叫壶山,前辈们常说武义人三天不见壶山就要落泪,说明武义人恋家的情结很深。在艺术的道路上,我也有一座‘壶山’,作为一位美术老师,除去繁忙的教学工作,我会花大多时间去登山。家乡的壶山能登高望远,而艺术的‘壶山’我已攀登了二十余年,却依旧徘徊在半山腰下,还不知将来的路该如何走,才能前行一点点呢。”
作品要脱颖而出,画家必须具有个性。当与包剑良谈起他本人个性所在,及今后准备如何发展时,他说:“浙江是文化大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美术人才辈出,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流派,我们称之为浙派。这艺术在国画、油画、水彩门类上都有的表现,它是一个整体,整体的力量一定会比个体大,在整体之中寻求个体的差异才是明智之举,历史上巴比松画派、印象派就是如此。我希望能融入不断前行的浙派大军中。对个人而言,我只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行者,走得很慢,但绝不后退。我觉得我的个性在山间,在水里,在夕阳的那一抹霞光里!我的乡贤,著名诗人艾青曾这样表述故乡:为什么我的眼睛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所以,我会坚定地踩着足下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用燃烧的生命去描绘这个属于水彩、也是属于精神,更属于深情于内心灵魂的家园!”
包剑良近照
熟水秋韵之一
红红火火
熟水秋韵之二
晨露
熟水秋韵之三
余晖
市医保定点单位
地址:龙川中路22号步行街西津桥头
(5、6、7、8路公交车站牌下即可)
电话:87133120 87365820
主办单位:永康日报社 市美术家协会
独家赞助:正德堂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