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市打造国内首个农机特色小镇
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 达到3A级旅游标准
“创新发展是一个城市、一个产业、一个企业的发展基础,全市上下都不要把这种打基础的过程当成可以套现的途径,而是要从体制、机制、路径的选择上为永康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市委书记徐华水在今年党政企前往深圳的“寻策之旅”后对创新发展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如果说创新发展使那个“南海边的圈”成为了“春天的故事”发生地,那么我市城西新区内的一个“圈”——中国农机小镇,则有可能成为驱动我市转型升级的一个新引擎。
□记者 颜元滔 陈晓苏
城西新区将建全国首个农机特色小镇
今年年初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是今年我省的重点工作之一,并表示未来三年里浙江将重点培育100个特色小镇,在产业上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
我市作为浙中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全国五金行业的龙头城市,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推动我市农机高端装备小镇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并且长期以来坚持发展现代农业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平台打造、项目建设、企业培育、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市拥有农机装备工业企业1600余家,规模以上农机装备企业100多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16.2%,完成规模以上农机装备工业产值18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4%,出口额达到12.47亿美元。
不过,也必须看到,虽然我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但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素质性等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工业总体还是以粗放型、传统型为主,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机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不高,制约了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
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家的摇篮,也是市委市政府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在城西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浩锋看来,在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打造一个占地3.88平方公里的农机特色小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有着顺势而为的必要性。
“以中国农机小镇为载体,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推广新型高端农机装备,建设完善的农机装备产、城融合发展体系,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一趟深圳的“寻策之旅”“学习之旅”让李浩锋大开眼界,更坚定了打造国内首个农机特色小镇的决心。
前不久,《中国农机小镇建设规划方案》通过了专家评审,目前已报送省发改委审批。
小镇将建四大基地 年产值或达100亿
对很多人来说,中国首个农机特色小镇意味着“高大上”,而这种“高大上”或许还意味着有些距离。不过在城西新区管委会主任叶建永心里,农机特色小镇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
那么农机特色小镇到底会长什么样?它的特色又会体现在哪些地方?
记者在建设实施方案中看到,农机小镇将建设智能电子、高端园林、农产品初加工、高端田间成台套等装备制造项目;通过农机科创园和研发基地项目,实现农机制造技术创新、农机设备创新、机构以及机制的创新;结合农机示范体验、农业观光等项目,延伸农机产业链,打造农机、农业主题3A级旅游景区;并考虑企业发展实际需求,设置居住区、商业、商务、展览、酒店、公园等配套服务项目。
与这些项目相适应的是,中国农机小镇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农机装备创新基地、高端农机制造基地、农机装备电子基地、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基地四大基地。
“举例来说,现在不少企业的研发的农机装备,需要不远千里去找试验田,而未来农机小镇将提供这样的区域,方便机器做各种试验;再如,以后我们的企业可能并不是卖机器,而是卖服务,田地由企业负责耕种、机器由厂家维护,户主只管坐等粮食收割。”说起小镇的未来,叶建永兴致勃勃地表示,通过创新,小镇改变的可能不止是生产方式,更是生活方式。
“我市的农机产业最缺的还是智能化。”城西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陈长卿说,对比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小型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小规模作业是我市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方向,“农机特色小镇就是要为企业提供试验田,让人们体验农业机械,为全国、全世界培养输送农业技术人才。”
预计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年税收收入达到2.5亿元,年接待游客达到1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亿元,集聚中高级专业人才2000人,2017年小镇环境达到3A级旅游经济建设标准,逐步形成智能化研发、产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科学化管理的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新格局。
高新园区成为特色小镇培育沃土
中国农机小镇定位为中国首位、国际知名的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创新研发中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绿色智能社区,产城人互动发展,居业游完美融合的农机主题小镇。
这样美好的愿景,并不是一纸文书。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发展,致力于打造我国南方最大的中小型农机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的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初具雏形,而这将成为建设、培育特色小镇的沃土。
“硬件”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形成了以四方集团为龙头,中坚集团等企业为骨干的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了产品丰富、产业链完整的农机装备产业。主要农机产品包括手扶拖拉机、履带拖拉机、水田保护耕作机、收获机、智能采摘设备、畜牧饲养装备、高新喷灌装备及扫雪机等中型设备和农场专用无人机、小型多功能微耕机、割灌机、油锯、割草机及农机装备关键部件等小型设备。
配套基础设施正在大刀阔斧地建设。今年,园区内交通“七横二纵”道路框架网西外环长7.5公里,宽100米,投资20亿,经多方努力,已经开工建设;“五水共治”园区排污纳管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意大利拉瓦畜牧场清洁装备项目已进场施工……
此外,规划范围内金龙湖、银龙湖、凤凰湖和附近的乌牛山、千金山的自然风光将为农机小镇增添独特的景色,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底和优美的自然山水特质营造了怡人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软件”方面,设立科技创新驿站,实施“科技社团进园区、教授博士下企业”战略;联合省机械工程、内燃机等10多家学会建立“服务永康科技专家库”;对国内外创新专家团队资源、现有产业链企业群资源等九大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建成永康现代农业装备产业科技服务平台。
另外,在全省率先开展的省市县联动、多部门参与的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引来了国内外现代农业装备专家等行业领军人物以及省知名专家团队齐聚永康,把诊问脉,九大创新资源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以履带式旋耕机、采棉机、智能采茶机、电子供油系统为代表的一批创新成果涌现。
仅今年上半年,园区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达34810万元,同比增长23.55%;研发人数2365人,同比增长22.79%;发明专利授权量968件,同比增长24.9%。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达706312万元,同比增长8.3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34436万元,同比增长23.84%;技术市场交易额306899万元,同比增长24.05%。
“软硬件”的逐步提升,引来了意大利农机联盟、美国大奥、时风集团、宗申集团等国内外知名集团,有12个合作项目近期陆续投产。
建设中国农机特色小镇是一次崭新的谋划,是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打造农机特色小镇,无疑会提高城镇品味,优化环境,形成更多的政策扶持,让高新技术企业真正在小镇扎根发芽。
农机小镇检测中心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