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系教坛 明德照后生
□应勇
“一天秋雨不停歇,原是先生已永诀。浩荡师恩终难忘,倾盆泪水悲不灭……”看到1982届校友李葆华发表于朋友圈的这首送别胡明老师的诗歌,就禁不住想写点东西,为胡明老师勾勒一幅较为真实的素描像,聊以怀念和追思。
20世纪80年代,笔者还在农村中学从教时就听到胡明老师的鼎鼎大名了。“胡老师的政治课真是绝了,连最淘气的学生都不会走神……”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调到永康一中后成为胡明老师的同事,印象最深的是这样的场景:通往教学楼四楼图书室的路上,经常闪过身材高大、衣着素朴的胡老师的身影。永一中的两任校图书馆馆长都说,无论在职教师,还是退休教师,来图书馆最勤的是胡明老师!1985届校友周跃明律师曾与我说起过,他读大学时曾 “奉命”多次为胡老师选购教学用书。这就是这位曾经担任过省中小学教材编写员和缙云县教研室教研员胡老师的师德底色,这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良师风范。
1988届校友应婵回忆起胡老师上课的情景时说:“那绝对是一种艺术享受,真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胡老师拒绝那种四平八稳的所谓‘零度风格’,讲课每每联系实际,褒扬真善美时,眉飞色舞;痛斥假恶丑时,怒发冲冠……”据说胡老师上课有一句口头禅让同学们至今难以忘怀,这就是“瞎(哈)弄”。至于胡老师的教学业绩,同事和学生无不佩服。一位校友回忆说:“1985年高考的政治成绩,杭州学军中学的老师在介绍经验时说,他们有一个班考得很好,80分以上的有多少名学生。我们胡老师弱弱地说,我们文科班平均80分!”
一位学生说:“记得先生常穿藏青色咔叽中山装上课,右手袖口被黑板磨出了一个洞。”几十年过去了,学生心目中的胡老师的朴素本色一点也没改变。此刻,笔者目睹着案上正摆放着的好几卷胡老师平日阅读时复印或抄录下来分送给领导、晚辈师友的资料,还有刊登着他撰写的《永康地名联》的《方岩》文学杂志2005年冬季号,却不敢再去触碰它们,因为这里面是胡老师火热而滚烫的心啊。
值此送别胡老师之际,姑且让笔者以上面这些笨拙的文章为胡老师送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