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腹有诗书气自华
章竟成书法作品欣赏
章竟成近照
狂来醉里对联
录李璟《浣溪沙》
□记者 朱青恒
章竟成,号问耕堂主,别署且庐。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甲骨文研究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金华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永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任永康市文联驻会副主席,现任永康市政协教文卫体与文史委主任。
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入选全国或省级书法大赛;先后主编《永康祠堂》《永康历代书画集》《永康历代名人》等;个人主要著述有《民窑青花瓷绘赏析》。
书法是章竟成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为之痴迷过、彷徨过、痛苦过、挣扎过、向往过、陶醉过,为它付出,因它多彩。
对于书法,章竟成没有求过学,也没有拜过师,瞎子摸象,颠颠撞撞,一路走来,全凭钟情。说起自身的学书经历,章竟成认为可以分三个阶段:学写字、悟书法和娱书法。
儿时的章竟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大楷字。写得好的,老师就以画红圈鼓励,看谁红圈多。这种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每天大家都在比谁的红圈圈多。章竟成常常是红圈圈最多的学生之一。读初中后,各班都有一块黑板报,由于章竟成的字写得漂亮,每期黑板报,老师都叫他抄写。逢年过节,家家贴对联,自家对联不用说是出自章竟成之手,就连邻居、朋友家的也由他代劳。久而久之,章竟成的书写水平有了很大的长进。回忆起自己儿时的学写字经历,章竟成说那是最快乐、最美好的。
上世纪80年代初,工作后的章竟成第一次参加石柱区书法比赛,荣获三等奖。在那以后,章竟成便一发不可收,在县里的多次书法比赛中不断斩获一、二、三等奖。对他来说,每次参赛都是历练:展出前为了拿出满意的作品,不断苦练“恶”写;作品展出后,与书友们相互学习、互相提高。在担任市书协领导之后,章竟成更是觉得“得来终觉浅”“此事要躬行”,因此他更加关注书法、关注书坛。平时他不断买书学习,反复临帖读帖,师古人学今人,始颜柳、后苏黄,宗二王、仿米素,远涉西周、秦汉,近效宾翁、无量。同时,他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级比赛和展览,虽然书法成绩不多,但所悟所获不少,他内功得以修炼,对书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书法“悟”的历程上成功“突围”,突破了自我。
“执着书法四十余年,近几年,始有所悟,终有小成。”谈起书法,章竟成自谦道。如今的他已淡出书法江湖,抛却名利,静潜书斋,兴来时一炷案头香,一曲古典乐,一叠洁白的净皮宣任他涂写,好歹自知,无关别人评说。书法成了章竟成的“消遣”,成了他的娱乐。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章竟成的书法作品,在观众们的眼里,显得沉着、拙朴、平和、温醇,尊重技法而不囿于技法,更具文人襟怀和书卷之气。
章竟成对书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书法,技法精熟是一种境界,具有文化气息是另一种境界。洋溢文化气质的书作更具魅力、更能打动人、更有价值。“功夫在诗外”“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法爱好者不能为书法而书法,要培德育心、修身养性,要广泛涉猎文学、诗歌、绘画、音乐、收藏等姊妹艺术,加强美学修养,提高审美水准,只有“眼高才能手高”。书法应崇尚生涩朴拙、自然天成,他之所以常用左手书写就是想追求这种效果。
录周德清《喜春来》
松鹤延年条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