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我市或已入秋 天凉勿忘添衣
今天开始太阳又要出来刷存在感了
忽如一夜秋风起,不知不觉已近秋。
可不,一个长假回来,尽管最高气温还是2字头,可出门走上一圈,在阵阵秋风中,还是能感觉到丝丝凉意。市气象局气象君说,如果不出意外,我市的入秋时间或许是在7日那天。
□记者 王导
正式入秋遇寒露
为什么要说“不出意外”呢?气象君解释,从气象学上讲,要连续五天平均气温都在22℃以下,才算入秋。
看看天气预报,7日到9日的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所以,如果10日、11日的平均气温不超出22℃,那么我市就确定从7日那天开始,正式切换到秋天模式。气象君悄悄透露,7日入秋的概率达95%以上。
想想,入秋那天你正在干什么?估计很多小伙伴都悄然无觉吧。正是应了那句“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一位从杭州回来上方岩的老乡,随口感慨了一句,“一场空山新雨后,方知天气晚来秋”,倒是挺应景的。
总之,现在可以说已经进入秋天了。气象君又说,入秋后的第二天,正好遇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
“树栖鸦,湿桂花,寒露百草枯”,寒露节气正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早晨或可见露珠射寒光。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思是到了白露天,短袖短裤要换长的了;而到了寒露天,那连脚上的鞋也要换了,不能再穿凉鞋、拖鞋了。
这时候,暖男们也迎来了给女神嘘寒问暖的最佳时机,每天向女朋友早汇报晚请示:“努力加餐饭,天冷多添衣”。朋友圈里的姑娘们也可以快乐着地说:“冻成狗了,可以买漂亮衣服了。”百货商店和网店也撤下了惹火的短袖短裙,挂出飘逸的长衫连衣。秋衣开始进入打折模式,不想“冻成狗”的姑娘们又可以“买买买”了。而在山间地头,农民伯伯也到了安排秋收的时候。
对了,气象君还说,每年秋天的时间也是有长短的。近五年来,我市秋天最长的是2012年,76天;最短的是2013年,只有56天。至于今年的秋天有多长,估计只有天知道了。
道是无晴却有晴
秋天是个“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季节。从古至今,秋天总给人一种“秋风秋雨秋煞人”的悲感。古人有言:秋为刑官,主杀;犯了死罪的人总要留到“秋后问斩”便是此意。这不,入秋来连续几天都是阴阴的天气。
不过,我市宋朝著名词人陈亮却有不同见解。他说:“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秋天作为收获的季节,自然也是充满了喜悦和欢笑。
气象君说,谁说秋天是“天无三日晴”,11日开始我市就进入晴转多云天了,久违了的太阳公公即将出来刷刷存在感。小伙伴们准备好出门晒晒身上的霉菌吧。不过,接下来几天气温还是偏冷,最低温度在13-14摄氏度左右,最高温度在23-25摄氏度之间。特别是在凌晨,温度最低,寒露最浓,早起晨练的朋友尤其要注意防寒,别忘了热身。
值得一提的是,寒露节气期间,我们还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21日)。
重阳又值深秋,草木开始凋零,富有想像力的古人便给此时的登高活动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辞青”。与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时的“踏青”说法相对应。
在重阳,还有着“一高一低”两习俗的说法。所谓高,就是“登高”。古时到了重阳节,秋收完毕,进入农闲,而此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季节,农民们便纷纷上山采集也被称为“小秋收”。登高习俗由此而来。
所谓低,就是“秋钓边”。寒露节气,阳光威力锐减,难以晒透深水区域,而向阳的浅水区域温度较高,浮游物也比较丰富,鱼儿们便扎堆聚集在这些地方。这就是钓鱼人口中常说的“秋钓边”。
10月10日
星期六
八月廿八
多云
15℃~25℃
10月11日
星期日
八月廿九
晴
14℃~23℃
10月12日
星期一
八月三十
晴
14℃~23℃
10月13日
星期二
九月初一
晴
15℃~23℃
10月14日
星期三
九月初二
多云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