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应淑宝:警察价值是群众给予的
J
践行群众路线 争当人民满意警察
应淑宝,1985年出生,2008年从警校毕业后,来到石柱派出所工作,一待就是6年。他负责石柱所的江瑶、俞溪头区域管片及所里多项事务,被成为多面手。工作上,应淑宝勤勤恳恳,辖区内的大街小巷、乡间村落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脚印。他对待群众就当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很多群众都习惯遇到什么事都找他。
平日里,应淑宝是个爱好打篮球的阳光小伙,跟所里人的关系很好,大家都叫他“宝哥”。“我觉得宝哥是那种生活中有点小幽默,工作很认真,遇到大小事都能解决的全能高手。”该所同事评价道。
应淑宝(左二)在辖区走访群众。
□通讯员 朱芳珉
每一件小事,耐心处置
除了管片之外,应淑宝还负责地理信息采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点人员管控、寄递行业的安全检查等工作。因为他表现出色,石柱派出所里把管理杨溪水库警务室的重任也交给了他。
这些看起来很小很杂的事情,要做好并不简单,不只需要细心,更要有耐心。“我觉得做好公安工作,不一定非要干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时候,是需要自己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并将其做好。”应淑宝说。
应淑宝在进行地理信息采集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群众不理解、不愿意配合的情况。石柱村村民老陈就是个例。
应淑宝到老陈家采集信息,但老陈一直不配合,觉得涉及到他家的隐私,不安全。应淑宝很耐心地跟老陈介绍信息采集工作的性质,解释公安机关对其重要信息绝对保密,可老陈仍不理解。
之后,应淑宝了解到老陈的老伴已离世,孩子在外地,平日里独自在家。他便时常提水果上门,关心老陈的生活,同时也向他一遍遍地分析采集信息的便民便利性。最终,老陈地配合完成了工作。
应淑宝对待群众十分耐心。暂住在石柱镇江瑶村的贵州人小梅到石柱流动人口管理所向应淑宝询问办理居住证的要求。应淑宝边招呼她坐下,边帮她倒水,列了一份办理居住证的流程及所需的相关资料清单,并一项一项地解释给小梅听,直到小梅清楚明白为止。
就是这种敬业、懂得换位思考的精神,应淑宝很快就成为所里的业务骨干,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荣立过“个人三等功”、获评过“永康平安(综治、维稳)先进个人”、“永康市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所有的价值,来自群众
去年8月10日18时,在所里值班的应淑宝接到报警,称有7名驴友被困历山上已有20多个小时了。而且这些驴友都已年过半百,还有几名是女性。接警后,应淑宝立马带上几个协警赶到现场搜寻。
应淑宝等人上山时天快黑了,再加上下雨。应淑宝联系上受困驴友了解具体情况后,一边安抚情绪,让他们在原地安全落脚等待救援,一边联系各路登山队、救援队请求支援。
因为上山的路有好几条,应淑宝请了当地熟悉路况的村民带路。与此同时,他还与110指挥中心联系,让其中一位受困驴友通过发短信的方式取得定位。
然而山路崎岖,树林茂密,手机信号时有时无,给搜救带来极大困难。为避免上山的救援队迷失方向,应淑宝每隔一段距离就安排一个人员值守,以保证救援队人员的安全。
当夜,应淑宝带着队伍在山上不知道流了多少汗、淋了多少雨、摔了多少跤。他们一直到次日凌晨5时,根据手机定位信号,在一个熟悉路况的救援队员带路下,终于找到受困的驴友。
但救援又面临更大的困难。驴友们被困在一个奇险的峡谷边上,眼前是悬崖峭壁,他们根本不可能爬下山。最后,在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的帮助下,利用专业搜救装备,将被困驴友一一用吊绳救起。
到了上午10点,在救援人员16个小时的共同努力下,7名驴友终于被安全护送了下山。在派出所里,驴友的家人们早就等候着,看到自己的亲人平安回来。应淑宝等人早早为他们准备好了水和食物。
事后,谈到这次惊心动魄的救援,应淑宝说:“受困驴友及家人向我们救援人员感谢时,是我最满足的时刻。我只是普通的民警,不追求什么大富大贵和个人英雄主义,群众的一句‘谢谢’就是对我所做工作的最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