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政在调研我市“三治四化”工作时强调
在“农村味道”中发展“美丽经济”
□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我市创新性地开展“三治四化”,以治污、治脏、治乱为抓手,实现洁化、绿化、亮化、文化“四化”建设同步推进。29日,市长金政在调研“三治四化”工作时强调,“三治四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打造“水净、人文、村美、民富”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现在开车途经东永一线古山镇大园东村路段,你会觉得视野比以往开阔得多。这是因为道路两侧“存在”已久的成片钢棚均已拆除。“虽说是靠‘破铜烂铁’发家致富,但‘破铜烂铁’也是循环经济,是绿色经济,环境弄好一些,效益也会更明显。”金政所说的,其实大园东村已经感受到:周边几个自然村向环境变美的大园东靠拢,发挥集聚效应,壮大了钢铁市场,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增。
而芝英镇松塘园则是“豪气”十足地整村重建,彻底“治乱”。难能可贵的是,该村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但在农房改造时既没要钱,也没要指标。通过党员干部引领,村民齐心参与,眼下,松塘园村已成为许多人羡慕的焦点,堪比城区高档住宅。“人心齐,泰山移。这在你们村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金政说,只要党员干部真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没有村民会不支持。
村集体经济与松塘园一样“穷”的石柱镇塘里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声名大噪。在此基础上,该村开始摸索用环境赚钱的“法宝”:把濒临倒塌的老旧房屋进行加固修缮,一张张年代久远的旧报纸贴上墙,再没有其他过多的装饰,修旧如旧的几个农家小院,指日就可成为民宿,让游客“歇脚”。“这样的装饰最有味道!”虽然还未完工,但已让金政感到眼前一亮。
“与我三年多前到永康工作时相比,一个个村的变化都很大。”金政感叹,“三治四化”不是突击行动,也不是形象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息息相关的“三治四化”就是项民生工程,为的是彻底改善人居环境,得以在留得住乡愁的“农家味道”里发展“美丽经济”。正因为如此,“治”的过程中,要注重质的提升,不忽视每一个细节,现有经验也要好好完善、总结,再全域推广,串点成线连片,建成“两美”永康。
市领导蒋金红、胡增强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