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理论界面

文章导航

  转变观念 做好实业 积极行动

  赴深圳考察多层次资本市场后的几点感想

  □施建民

  我市是全国百强县,企业较多,产业相对发达,但在运用和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相对滞后,企业融资以向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等债权融资为主。2008年,市委、市政府曾带领纳税50强企业到绍兴市考察企业上市融资,但此后因各种原因没有真正形成氛围。去年上半年,也是由市委书记、市长带队,带领纳税前50强企业和部分拟上市企业到沪、杭、甬等地考察,当时也到上海股权交易中心就资本市场投融资进行了对接。这次,市委、市政府又组织一个由83人组成的庞大团队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深交所)考察,目的就是要掀起新一轮运用和对接资本市场的高潮。经过这几天的考察,我觉得有三点体会:

  一是进一步转变观念。永康人聪明、勤劳、能干,用市委书记徐华水的话说,一次出发,我市取得较大的辉煌,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农业小县变成一个全球闻名的百强县(2014年排第76位)。

  但前几年,部分企业由于追逐跟风房地产热、矿产热,四处对外投资“淘金”,想赚快钱,使得企业陷入涉房、涉贷、涉保的尴尬处境,一定程度上错过了发展和对接资本市场的大好时机。从永商自身特点来说,永康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喜欢单打独斗,不愿抱团发展,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根深蒂固;不愿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缺乏规范管理;不愿做公众企业,更看重眼前利益,追求短平快,不愿承担股改上市后税收及相关费用等,思想禁锢较深,使整个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工作推进滞后。

  通过此次学习考察,我们看到、感受到深圳整个创投、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对所有考察组成员来说是一次思想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也让我们进行深刻反思,我市企业要发展,资本市场要发展,关键就是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不主动对接资本市场,在新一轮竞争中将处于劣势,甚而被市场无情地颠覆、淘汰。

  二是继续做好实业。五金产业是我市发展的基础,对接资本市场是需要基础、需要平台的,上市、发债、收购(被收购)、兼并重组都需要有一定产业和物质基础做支撑。上市发债都有门槛,对销售、利润、评级等指标都有相关硬性要求。现在我市企业很多都已达到指标要求,通过努力都能进入这些门槛,符合上市融资的条件,特别是在目前“两链”风险凸显的情况下,更要逆向思维,努力做好现有的实业,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选择最优的投融资方式。要通过推动企业规范发展,加强企业融资能力。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的研究表明,中国私营公司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到1%。

  我市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直接融资瓶颈。企业通过发行股权转让与交易进行直接融资,可以打破融资瓶颈束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性资金,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可以借助股权融资独特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实现股权资本收益最大化;还可以通过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多种金融工具,实现低成本持续融资。转贷后还本付息的压力可大大减少,企业将可以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集中精力抓好生产,上市企业将有效地增强企业创业和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如哈尔斯公司,原来在我市保温杯行业中不是最大,但上市后随着资金实力大大增强,通过对精工流水线的改造,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迅速成为我市乃至全国同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所以说,企业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有所得,就是要利用各类融资渠道和平台,扎实做好实业经营,以实业推动持续融资,以融资促进实业发展。

  三是赶紧行动,只争朝夕。现在,我市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最有利时期。

  从宏观方面看,国家正在大力推行资产证券化、新三板、证券发行注册制等,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这是“天时”。

  从本地实际看,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扶持上市融资、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此次组织这么多企业、部门到深圳(深交所)考察学习,更表明了市委、市政府的良苦用心。我市将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这是“地利”。

  从企业情况看,截至目前,我市已有上市公司2家,发审委过会待发行公司1家,上报并通过初审1家,股份制企业28家,已在场外资本市场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9家,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板)5家,拟上市报材料的企业10家,还培育了一批有上市潜力的企业,有股改意向的企业43家。另外,还有我市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2家,发行产业债一只,短期融资债两只,私募债若干,我市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而且推动资本市场发展,进行多渠道融资,是企业齐头并进的发展契机,可以大家一起做,并不同于以前企业的同质恶性竞争,这是在全国范围的竞争,我市企业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此外,我市是著名的中国五金之都,券商、会计师、评级机构和证券律师对我市的资本市场本就十分青睐,也会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这是“人和”。

  只要我们从思想上真正转变观念,打破各种禁锢,树立长远发展的观念和现代企业的理念,克服赚快钱、肥水怕流外人田的思想,凭永康人的聪明才智,经过3年到5年的努力,达到3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含非上市公众企业)、形成永康板块的目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我市在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一定能够像以前的浪潮经济一样,一浪高过一浪,为“二次出发”插上腾飞的翅膀!(作者系市财政局局长)


永康日报 理论界面 00003 2015-09-14 永康日报2015-09-1400007;永康日报2015-09-1400008;10830 2 2015年09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