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教师在“崇正”理念下开展美术互动教学
古山小学书画作品屡在全国获奖
古山小学学生在比赛现场写生。
学生画作。
教师画作。
搭建自由成长的平台
古山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是个不断更新的团队。随着6年级成员毕业,团队从原先的20余人骤减至10余人,开学后教师将从低年级段选出具有绘画兴趣和天分的孩子加入。考虑到年龄段不一,接受能力不同,古山小学美术组采取了独特的“分段指导”方式,并制作样本引导学生制作方向。
每到周三的常规训练日,美术组的5名女教师就开始忙碌了。大多数情况下,她们都会指导相应年龄段的学生,项目包括素描、国画、书法、彩陶、纸工艺、彩笔画、彩铅画、重彩画等,可以称为多元小班化教学。有时在开课前,她们还会特意制作一个样品引导学生制作方向,但学生不必囿于样品。比如说,教师会提供一个花样镂空的杯子,启发学生可以镂空,也可以贴花边装饰,在教师的鼓励下,每次开课前,学生习惯性地根据设想,带来各式辅助工具如彩带、画笔等,主动将想法投入到实练中。
宽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平台,课程中学生们踊跃发言,提的问题有趣实在。该校三年级学生朱嘉雯告诉记者,一开始自己不会画人物的坐姿,美术老师徐瑶悉心指导;不知道怎样用彩色铅笔调两个颜色之间的渐变色,让头发颜色显得更自然,老师也手把手耐心调制直到自己学会。
尽管学习绘画的时间不长,但这些学生的绘画天分已得到充分展示。第二十届全国中小学生书画作品比赛中,朱嘉雯的现场作品《星月夜》如梵高的《星空》般令人充满遐想,获得了评委的认可并荣获一等奖,另有学生黄诗意获特等奖,学生胡嘉鑫、胡筠晓获一等奖,“天眼杯”大赛中,徐熙涵荣获金奖,美术组组长朱淑湘获优秀辅导教师奖,据悉,该比赛共征集到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41265件作品,徐熙涵获金华地区唯一金奖。
美术作品妆点校园
古山小学“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室在教学楼5楼,是该校校长应淑雪在2013年设立的,如今整个20余平方米的房间已经五彩斑斓,充满稚嫩的艺术气息,这些作品全部围绕古山小学“崇正”校训,在创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突破绘制而成。
今年“六一”,该小组的作品制成移动的橱窗,从校门口延伸至教学楼,而且这些作品别出心裁,都是些重彩画。平时学生都在普通的素描纸上画画,朱淑湘提出让孩子试试重彩画。画重彩画需要使用生宣纸、毛毡,原料可以用水粉、国画颜料,或者是油画棒等,作品颜色艳,操作又简单,肯定出效果。于是美术组的老师们自己先干了起来,摸索作画过程。学生的题材从静物、风景、人物三个方面入手。在“六一”画展那天,他们的作品得到了许多领导与老师、家长的好评。
来访的家长边走边欣赏,纷纷惊叹孩子惊人的表现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记者看到,这些作品有的展现生活的画面,有的重现书中的情节,有的阐述一个幻境,有的则临摹静物,内容丰富有趣。美术教师金辉表示,作品展现的是学生对生活的理解,绘画提升的是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这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目前,该校美术组的教师们除了小组教学,还要承担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由于去年新课程改革美术换教材,课程与以往大不相同,她们一直在努力缩短适应过程。未来她们将在全校的教学中灵活加入人文元素,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在作品中自由发挥,展现对生活的热爱,做一个积极向上勇于突破自我的“崇正”少年。
说起绘画,古山小学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最近结束的第二十届全国中小学生书画作品总决赛中,古山小学共4名学生参加现场比赛,有1名获特等奖,3名获一等奖,另有1名学生在第十届“天眼杯”中国国际少年儿童漫画大赛中荣获金奖,为金华地区唯一。这些学生无一例外出自该校“美术兴趣小组”。近日,记者在采访该小组发现,教师在“崇正”理念下开展美术互动教学,课堂自由深受学生喜爱。
□记者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