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订购400只雏鸡,“种瓜得豆”——
“娘子军”变成了“兄弟连”
江西种鸡场解释说,发货时错把公鸡当母鸡
□记者 王导
本报讯 今年4月份,象珠镇苔川村的养鸡大户胡岩法网购了400只“母鸡”,原本计划鸡养大了生鸡蛋,卖鸡蛋可赚钱。没想到,2个月过去,鸡倒是养大了,鸡蛋没生下来一个,这些“母鸡”竟都长出了鲜红的鸡冠,400只母鸡集体“变性”。这可把胡岩法郁闷坏了。
“母鸡”集体玩“变性”
“公鸡不能下蛋,还特能吃饲料,我这次亏大钱了。”面对现状,胡岩法一脸无奈。
57岁的胡岩法已有6年养鸡的历史。前几年,胡岩法买的都是半大的本地母鸡,以卖鸡蛋为主,土鸡蛋在市场上能卖到2元一个。本地母鸡养了三四年后,就要换鸡种。
今年4月份,正好到了换鸡种的时候。胡岩法听朋友说,乌骨鸡的营养价值高,下的鸡蛋也更值钱,能卖3元一个。胡岩法心动了,他决定改养乌骨鸡。
他的女儿在网上找到了一家在江西省萍乡市的种鸡场。胡岩法联系后表示要购买500只母鸡,按照8元一只的价格,胡岩法一次性付清了4000元货款。几天后,只收到了400只小鸡,胡岩法想,好不容易才买到乌骨鸡,也就不再计较了。
接下来的日子,胡岩法精心饲养小鸡,想着等小鸡长大产蛋,就能有个不错的收益。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到了6月份,这些小“母鸡”一只只都开始长出鸡冠,羽毛上也出现了公鸡的特征。原本想要组一支下蛋的“娘子军”,竟然变成了“兄弟连”。胡岩法傻眼了。
养鸡场成了“斗鸡场”
几天前,记者来到胡岩法的养鸡场,发现几百只公鸡相互追逐,鸡场里尘土飞扬。公鸡们都伸着脖子竖起颈毛,相互大眼瞪着小眼,还不时地扑腾着翅膀,一副随时要打架的姿态。这简直就像一个大型的“斗鸡场”。
养鸡场里的几百只公鸡几乎都没有尾巴。胡岩法说,都是公鸡们打斗时被相互啄掉的。面对这样的场景,胡岩法早已哭笑不得。他说:“曾打电话向萍乡的养鸡场反映,母鸡怎么会变成公鸡。结果对方说可能是小工发货时,错把公鸡当母鸡发出了,然后就挂断了电话,以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我只能把这些鸡当肉鸡养,乌骨鸡营养价值高,等养大了希望能回本。”无奈之下,胡岩法只能继续养着这群公鸡。
“鸡每天都要吃的玉米饲料,费用就需要70元,至今我已花掉了6000多元,再养下去,这些鸡的胃口也会越来越大,饲料成本还会上升。”胡岩法说,这些公鸡已基本长大,小一点的有1公斤,最大的有1.5公斤。
记者联系市畜牧专家江径伟。他介绍,在雏鸡时,公鸡和母鸡特征不明显,一般人很难区分,特别是地方鸡种更难挑选。如果胡岩法购买时明确表明诉求,责任应该在出售方,胡岩法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