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邮购药品
老人病情加重
□记者 章芳敏 通讯员 张露艳
本报讯 近日,市民李女士用黑色塑料袋提了一大包“药品”来到市场监管局药械监管科咨询。“这些是不是假药?我父亲用了之后,连腰都直不起来了。”李女士焦急地问。
李女士的父亲年近80岁,身患腿疾多年,只能坐在轮椅上。三个月前,她父亲在家里接到一个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工作人员,说研发的中成药对治疗老年病有神奇效果。李女士的父亲相信了对方,多次汇钱买药。他刚开始服用这些药时,疼痛症状明显好转。老人家对该药深信不疑,还通过电话购买了这家公司的其他产品,三个月里共花了万余元。
“钱被骗是小事,关键是老人还吃出了毛病。原来还可以坐在轮椅上,这两天只能躺在床上了。”李女士无奈地说。
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认为:“这些药可能是非法添加了激素。刚开始服用时,效果不错。一段时间后,激素的作用减弱,人也吃出毛病来了。”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当场拨通了李女士父亲购药的电话,但无人接听。
“当事人通过电话购买,没有任何购物凭证,很难追究对方的责任。”市场监管局药械监管科的工作人员说,如果要对药品进行专业检测,需要有不同批次或者一定数量的药品。而李女士所带的药品数量少且只有一个批次,所以也无法进行检测。
市场监管局提醒各位消费者,一定要在正规的药店或医院购药,购药时要认准药品的批准文号。消费者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查询,所购药品标注的批准文号是否属实。另外,购买通过网络、电视、电话等途径推销的药品,消费者一定要多一个心眼,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