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场全民族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兼谈对永康抗战的几点认识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口述抗战 铭记历史
主办单位:市委党史办 永康日报社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永康党史网http://ykdsw.yk.gov.cn
□通讯员 徐杲
全国同胞万众一心
组成抗敌救国的血肉长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又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1.3万亿美元。当时分成两大参战阵营: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有中、苏、美、英等50多个国家,参加法西斯国家的有德、意、日等7国。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牵制了日本在战场上的主要军力,有力配合了欧洲战场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中国人民付出重大的损失和牺牲。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以中国人民获胜,外国侵略者宣告失败而告终的战争。新中国缔造者、我国抗日战争主要领导人之一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中俄战争等,每次都是以侵略者胜利,我国失败,不得不以割地赔款、签订丧权辱国条约为结局。而抗日战争却是以中国人民最终获胜,日本侵略者失败为结束。所以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十分值得回顾和纪念。
在外敌入侵,国家命运到了危急关头,全国同胞(包括各阶层、各群体、各民族)除少数汉奸、卖国贼以外,万众一心、奋起反抗,组成了抗敌救国的血肉长城。在这里面,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敌后战场,占据了抗日战争的绝大部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同时,国民党爱国官兵在正面战场与日军浴血搏斗,阻击日寇的全面进攻,无论是淞沪会战还是台儿庄战役,国民党官兵表现英勇,其事迹同样可歌可泣。另外,广大基层人民群众面临强盗横行、家破人亡的场面,纷纷义无反顾的奋起反抗,采用各种方式,打击日寇、支援抗日军队;广大海外侨胞纷纷捐款出力,支援抗战;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与日寇展开斗争,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说,全民族共同抗战,是我国抗日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作者为市政协退休干部,曾任文史委主任。图片均由市委党史办提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近段时间以来,本地媒体纷纷刊载纪念报道,大大丰富了本地抗战史料,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
本人认为,在宣传介绍抗战史料时,从理论上来分析、阐述、研究我国人民抗战历程和经验也十分需要。为此,本文从理论上对本地抗战历史也谈几点认识,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关于国共两党抗战问题,过去在宣传上是有所偏颇的,一种意见认为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抗战胜利后才从重庆下来摘桃子”,这种看法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
如果说国民党的上层,在整个抗战中始终有一个“先安内后攘外”的心魔在作怪,对抗战不够积极主动,这是事实。如1942年浙赣战役中,面对日军即将发动对衢州机场的进攻,国民党第三战区已在浙赣铁路沿线两侧安排了4个集团军32个师约26万部队以阻击日军。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根据蒋介石的意图,提出:“主力不一定求决战,日军进时我退,日军退时我进,以消耗日方战斗力,保存自己,最后在衢州附近与敌决战”的作战方针,就是不负责任的,在战役中起了一种消极作用。
尽管上层如此,但基层国民党官兵看到国土沦陷、百姓落难、日寇横行的场面还是奋起反抗,打了不少出色的正面阻击战。如1942年5月27日,7000名日军兵临金华城下,担任守卫的国民党86军79师和100军的63师奋起抵抗,阵地几次失而复得。后来日军施放毒气,并配以27架飞机狂轰滥炸,中国守军阵地大半被毁,才不得不向金华北山突围。5月28日,日军进犯兰溪时,遭到国民党63师118团的奋力反击,他们在金兰公路线上埋了地雷,炸死日军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这就是两个国军抗战的例子。
国民党军队在永康也打过不少小战役,1944年6月2日,21师一个连的官兵曾在石柱桥头阻击日军,打死日军士兵3人。1944年3月至10月,国民党军队在八字墙一带支持民众袭击日军据点,保护矿区、火烧炮台等,抗击日寇。而在全国战场上,永康籍爱国官兵奋勇杀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据不完全统计,永康籍阵亡将士多达398人。
国军在金兰公路埋地雷,炸死日军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
战时政治工作队伍中的大量骨干是中共党员
在肯定国民党在抗战中作用时,现在又出来一种论调,说是本地抗战中,共产党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这种论调更不符合事实。且不说有一些本地人当年奔赴延安、皖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全国各地的抗战,就在本地的抗日活动中,共产党人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黄绍竑来浙江后成立的战时政治工作队(简称政工队),其中的大量骨干就是中共党员。如永康政工队章会辰、胡岩岁、徐岩福、池长根、黄大馨等人都是共产党员,其中章会辰还是中共永康临工委的书记,胡岩岁是临工委委员。他们在政工队里把当地和沪、杭一带的流亡青年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发动群众搞宣传、募捐,动员青壮年参军,在国民党军队中做统战工作等,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为动员民众抗战,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又如,打入浙保四团的老红军彭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海军副司令员)和中共党员俞慕耕,1942年5月,就曾率部在永康,与永康中共地下党领导人见过面,并打击过日军。还有永康地方老党员颜金元、徐老驮等人,分别在八字墙和下徐店一带,组织队伍抗击日寇。尤其是颜金元,他组织力量在八字墙一带袭击日军据点,杀掉岗哨,剪断电话线及据点外围电网,炸毁日伪军碉堡,拆除上茭道砩矿铁轨,活捉汉奸,这些事迹充分说明本地共产党人在抗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之,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反侵略正义战争,国共两党在抗战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我们大陆和台湾方面对此已经逐步形成共识,双方的纪念活动已都包含了对方的抗战内容,这对祖国统一,两岸共同致力于振兴中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浙江省政府1938年元旦迁至方岩五峰,图为省政府办公旧址。
八字墙倭寇营房 摄于194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