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小患者暑期暴增
医生建议:运动要悠着点,热身不能少于15分钟
□记者 周灵芝
一小时接诊4名孩子
都是因运动而受损
“昨晚睡觉时女儿说腰部有点疼痛,我没注意。没想到第二天起床时,女儿就一个劲地喊腰疼得受不了。”一大早,方医生刚到办公室,一位女士就带着女儿急匆匆地走进来。
她的女儿今年9岁,在暑假兴趣班学舞蹈。孩子告诉方医生,低头时觉得脊椎尾的筋很酸,弯腰捡东西有点困难,方医生查看后诊断是腰部肌肉损伤。
方医生正在给许女士的孩子开药,一位带着10岁男孩的女士又匆匆进来。她说,她的儿子在暑假篮球班学习,投球后落地没站稳,把韧带给扭伤了。检查后,方医生发现这位男孩子的半月板已撕裂,需要住院治疗。
接着,又来了两位患者,一位男孩是学跆拳道的,左脚踝关节扭伤;一位男孩是学散打的,背部扭伤。
方医生介绍,暑假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因运动而受伤的患者,患者大多是中小学生,其中又以小学生为主。主要原因是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的,如打篮球、踢足球时,由于运动姿势不正确、过度疲劳引起韧带、软组织损伤;游泳、打网球、打羽毛球等运动会造成肩肘及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
热身运动至少15分钟
每个动作做足20秒
“不经常锻炼的人突然增大运动量,不仅会造成肌肉、韧带、骨骼损伤,甚至还会给心肺功能造成压力。”方医生说,平时不怎么参加运动的孩子,应该选择相对舒缓的运动,让身体慢慢适应运动的节奏,不要选择一些对抗性较强、对肢体协调性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
“任何运动都要讲究姿势规范。姿势正确了,不仅能发挥身体的最大运动效能,还可以保护身体不受损伤。”谈到如何预防运动损伤,方医生说,肌肉和韧带是有黏弹性的,热身就像和面一样,给身体一个缓冲、拉伸、适应的过程。热身运动后,血流速度加快,可改善肌肉黏滞性及关节活动范围,肌腱、韧带和其他结缔组织的伸展性也随之提升。
方医生建议,热身运动至少要做15分钟,完整的热身运动应包括针对背部、肩部、小腿、腹部和股四头肌等部位的拉伸,每个动作尽量做足20秒。此外,从一个动作换成另一个动作时,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造成意外伤害。如果在热身过程中感到疼痛等不适,要立即停下来,切忌不顾疼痛使蛮劲,这样只会增加肌肉负荷。
“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时也得悠着点。”近日,市骨科医院的骨伤科医生方建飞来电提醒市民。暑假以来,因为运动不当受伤到医院就诊的孩子特别多,大多是8至12岁的孩子。从7月1日至今,该院已有50多例,而非暑假期间,每月只有四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