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社会点击

文章导航

  爱心人士7小时众筹12650元,为寒门姐妹建“新家”

  252盏“爱心灯”筑起一座“爱心屋”

  20日,舟山镇溪塘村,一处常年无人居住的老宅里传出了“叮叮咚咚”的敲墙声。这不是村里“闹鬼”,而是我市一批爱心人士通过众筹认领了“爱心灯”,在帮该村的一对穷苦姐妹免费装修新家。

  李巧莉的心愿得到徐美儿等爱心人士响应。19日,徐美儿等人通过微信,发起“认领爱心灯,点亮爱之屋”的众筹活动。仅过7小时,就有252人认领“爱心灯”,筹集到12650元。

  “我们事先估算过,这笔钱正好够买材料,装修我们亲手来做。”爱心人士胡碧元是水管经销商兼水管工。当天,他和朱雄杰、何涛等爱心人士组建起“爱心屋”专业装修队,为李巧莉姐妹俩免费装修。

  20日,记者来到溪塘村。装修队已经铺完楼层隔板,义工在添砖砌墙,电工何涛正在埋设电线。“原来的土砖墙已经摇摇欲倒,我们准备用轻质砖重新再砌。”光着背正在搅拌水泥浆的胡碧元说,还要把屋顶的老瓦换成洋瓦,铺一下地砖,再把墙壁粉刷一下,装上防盗门,再过五六天就装修好了。

  看着忙碌的装修队员,李巧莉脸上充满喜悦,帮忙抬水泥浆、搬砖头。

  “外面那间是厨房,里面这间是卧室。床摆这里,床头这面墙可以给妹妹当画布。楼上也摆张床,等妈妈回来了,就让她住下面,我和妹妹住楼上。”李巧莉在没装修好的房子里憧憬起有“家”的生活。

  252名爱心人士搭建“爱心屋”

  圆梦

  □记者 王导

  姐妹俩在年久失修的危房里住了三四年

  现状

  姐姐名叫李巧莉,今年21岁,在杭州读大学。妹妹名叫小媛,在我市读初中。

  2008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也因病住院。姐妹俩只能靠低保金和爱心人士的救助金生活。

  李巧莉的家因年久失修已经破败成为危房。房门已坏,屋顶破了好几个窟窿。一到下雨天,屋内就“水漫金山”。同个院子的其他村民都已经搬出去。晚上睡觉难免感到阴森可怕,姐妹俩通宵开灯睡觉。

  姐妹俩在这样的房子里住了三四年。2013年,李巧莉考上大学,放心不下妹妹一个人住,就从家里搬出来,先后暂住到爱心志愿者家、二堂哥家、二伯母家。

  居无定所的日子,又过了两年多。现在,二伯母年龄渐大,自身家庭条件不好,李巧莉不想再麻烦二伯母。

  李巧莉找到三伯父,他家在村里有一处老宅,已经多年无人居住。虽然残破,但比自家的老屋安全。

  在村委会主任何国杰的协调下,双方签署暂住协议书。三伯父的老宅成了李巧莉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家”。

  “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妹妹有个像样的家。”李巧莉说,她马上就要读大三,怕学业繁重不能经常回来陪妹妹,想趁着放暑假把房子修缮一下,让妹妹有个“家”。哪怕这个家只能摆放一张床、一盏台灯。

  将读大三的姐姐想为妹妹找个像样的家

  梦想

  爱心人士正在装修“爱心屋”。


永康日报 社会点击 00007 2015-08-24 永康日报2015-08-2400005;永康日报2015-08-2400006;9196;永康日报2015-08-2400018;永康日报2015-08-2400019;永康日报2015-08-2400009;永康日报2015-08-2400011;永康日报2015-08-2400012;永康日报2015-08-2400013;永康日报2015-08-2400017;永康日报2015-08-2400014;永康日报2015-08-2400015;永康日报2015-08-2400010 2 2015年08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