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财富资讯

文章导航

  采用“微商+工作室”的经营模式吸引消费者

  城区商铺悄悄出现居民楼高层

  近几年,一些临近商业街区的居民楼商业气氛越来越浓。不少业主将房屋出租,美容院、私家蛋糕、服装店、补习班接踵而至,开进住宅楼做起了生意。

  □记者 田妙联

  租金便宜公寓变身商铺

  17楼童装店跟别的童装店不太一样,开在一栋居民楼的17楼。电梯上来后,是一条长楼道,门口挂着店招。50平方的房间里,进门得先通过厨房,剩余的两面墙挂满了童装。

  “夏裙就剩4条了,生意还不错。”店主李艳指着儿童桌后的女童区说。

  李艳是嫁到永康的金华人,今年4月,她把自己的公寓从租客那收回,改为店铺。“公寓一年能租1.7万元,这点本钱即使亏了也不打紧。”李艳说,市场上店租高,再招个店员的话,没10万元铺不开,现在由于不计租金,童装均以7折销售,价格比普通专卖店更具优势。

  事实上,李艳将住房变成商铺的另一个原因是,公寓紧挨太平洋南龙百货、时代广场商圈,容易吸引顾客上门。

  “我就做‘微商+工作室’的模式。”李艳说,顾客追求实打实的购物体验,有了小店,方便他们上门挑选。目前顾客基本是微信好友,自开业到现在,她已经积累2000多名粉丝,1.7万元的成本已轻松收回。

  李艳还说,自己并非个例,楼上理发店,楼下有美容店,其他楼层还有办补习班的。

  辣妈赚钱顾家两不误

  无独有偶。2013年,私家蛋糕刚兴起,看中商机的朱晓苇从朋友那以1万元一年的租金租下住宅,经过简单装修后,隐藏于华溪江畔华川桥头的夏沫西点“新鲜出炉”了。

  “不想做得太商业化,我们一开始就想找个车流少,安静点的地方。”朱晓苇说,“卖蛋糕的同时,我还想照顾孩子,所以需要相对自由和休闲的工作环境。”

  “通过微信推广等模式,每天能卖20多个蛋糕,还有多余时间可以陪孩子看书、玩耍。”朱晓苇说,“蛋糕店位置虽然偏点,但通过朋友带朋友,客源稳定,月营业额有四五千元,做几个月就能赚回租金。很多白领朋友都很羡慕我这种赚钱顾家两不误的工作状态。”

  可能看到朱晓苇经营得有模有样,今年住在附近的几个年轻人也相继在自己店隔壁开了店,有花铺、服装店等,生意都不错。

  住宅改商铺

  应征得四邻同意

  记者发现,类似情况在南苑路、巴黎商街、园丁新村等地也非常普遍。在南苑路弄堂里,抬起头就会看到许多住宅楼的阳台、窗户上三三两两地张贴着各类店铺广告,美容美发、婚姻介绍、时尚服装、早教培训等内容五花八门。

  相对于昂贵的门市租金,这种开在家里的商铺有很大的价格优势,据了解,同一地段同样一套房子,租给人居住的价格与商铺的价格有一定差异。在友谊房产,南苑路一个20平方米的旺铺月租金要两千余元,而同等价位在住宅区可以租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子。

  而伴随淘宝、微商等经营模式的兴起,在家囤货、经营网店的就业大军也愈发迅猛,商铺开进居民楼似有愈演愈烈之势,并不断往高处发展。但是,居民楼里开商铺,行吗?

  浙江思律律师事务所汪金刚律师认为,居民住宅改做商铺属违法行为,这种行为改变了房产证上注明的房屋用途,是对土地及住宅性质的转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十七条明确规定,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延伸阅读

  消费者正在17楼童装店里选购。


永康日报 财富资讯 00006 2015-08-24 永康日报2015-08-2400008;永康日报2015-08-2400010;9205;9185;永康日报2015-08-2400009;永康日报2015-08-2400011 2 2015年08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