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心理测量
□通讯员 施益铭
心理测量始于欧洲,19世纪传入中国后引起我国心理学家与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在心理咨询治疗过程中,无论是临床诊断,还是疗效评估,心理测量都是重要的手段。心理测量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心理测量的性质
1、间接性:人的心理活动无法直接测量,只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即通过测量人的外显行为,来推论他的心理特质。2、相对性:在对人的行为做比较时,没有绝对的标准,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而这一连续序列是由某一团体或一群人的某类行为特点或心理特征构成的,所以每个人被测得的结果都是与所在团体或大多数人群的行为或某种人为确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的。3、客观性:心理测量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量具必须标准化,这是对一切测量的共同要求。
心理测验的选择
1、所选的测验必须适合测量的目的。不同的目的选用不同的测验,必须了解测验的真正适用范围和功效。2、所选测验必须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选择测验时,应考虑测验是否经过标准化,它的信度、效度如何,常模是否符合测试对象。不具备心理测验知识的个人最好不要自己盲目选择测验及自行施测、解释,而应由专门的心理测验机构的专门人员来操作。
评定量表的分类
1、根据内容分为诊断量表、症状量表和其他量表。2、根据评定方式分为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3、根据对象的年龄分为成人用量表和儿童或老人用量表。4、根据病种分为抑郁量表、焦虑量表、躁狂量表等。
量表应用的注意事项
1、对象:不同的量表适合于不同的对象,除了病种以外,还有年龄等的限制。例如HAMD适用于抑郁症状的成人。2、评定的时间范围:按量表手册规定的要求,如症状量表多数为评定检查当时或最近一周内的情况。3、测试者:测试前,主试应认真讲解指导语,让被测者了解测试的目的,使他们主动配合测试。
结果分析的注意事项
1、应根据心理测验的特点进行分析,把测验分数视为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确定的点。2、不能把分数绝对化,更不能仅仅根据一次测验结果轻易下结论,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函数,这些因素都会对测验有所影响。3、对于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即使两个测验名称相同,由于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同,建立标准化样本的组成不同,量表的单位不同,其分数也不具备可比性。
心理测验是用于评价人们心理特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合理地运用质量可靠的心理测验和量表,正确地解释和应用测评结果,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客观地了解和评价研究对象的心理特征。
学科学 用科学
传播并实践科学
科普视窗
市科协 市社科联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