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最美教师”怎么评,看看各界代表怎么说

  把好事做好,也要做到常态化

  徐天送(退休教师):

  什么样的人才能评为“最美教师”,我觉得是要爱学生,又善于教学生,但是不能把升学率作为评选“最美教师”的唯一标准,也不能把政治表现作为评选“最美教师”的唯一标准,更不能把带病工作、放弃家庭等方面作为评选“最美教师”的唯一标准。评选也不能光看材料,应该注重多样化方式,多走群众路线,力求评选公平、公正。

  翁国民(古山中学教师):

  “最美教师”的美,可以美在业务,美在荣誉,美在爱心和责任心,没有唯一的标准。虽然农村学校科研、教学水平也在迅猛进步中,但单凭个人教学和科研成绩,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之间还是有差距的,考虑到实际,评选活动应该向农村倾斜,同时也要注重爱心和责任心,从细微事迹中发现老师的“美”,也让他们在职称评聘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奖励。

  王云楠(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

  “最美教师”评选,要把好事做好,在现阶段来说,更要动点儿脑筋,综合学生、家长和社会层面意见,多方面考虑,保证评选结果公正性。另外,建议把最后的评选结果可考虑延续性,用特有的形式,让它永远地保存下来,成为一笔看得见、有作用的精神财富,留给未来的教育,留给全社会。

  徐晖(人大代表、前仓镇光瑶村党支部书记):

  我当过老师,现在改行了,原来的很多荣誉都成为历史,对现在的身份、职业来说没多大意义,但教师的经历让我欣慰,过去的学生聚会时都会想到我,我也最爱那一声“徐老师”。也是这段经历告诉我,只要用心去教学生,就会有所收获,这也应该是所有教师最崇高的追求,“最美教师”的基本要求。

  应许(市纪委办公室主任):

  近几年,永康教育的成绩有目共睹、可圈可点。我想说,永康教育不缺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和挖掘。“最美教师”评选应该注重参评教师的代表性,注重评选活动的公平性,像推行“阳光工程”一样,用程序公开性确保公正性,用事实讲话,让业绩发言,让大家信服,真正寻找出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群众信服、学生爱戴的老师。

  周晓青(市妇联主席):

  好的学生是夸出来的,好的老师也是夸出来的,好的教育环境更是夸出来的,创造环境、营造氛围和教书育人一样重要。

  “让我们的家长,不要跟孩子一起骂她。”孙青华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也曾听说过一些家长的不理解让教师无可奈何的事情,通过这个机会,呼吁大家更多地关注家庭教育,更多地去关注老师身上的闪光点。

  从6日到10日,短短5天,累计14.3万人次参与2015年度“最美教师”的微信投票。眼下,“最美教师”转入活动总结及表彰阶段,如何在现有候选人中评定“最美教师”,能确保评选结果令人信服,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7日,在一场“特殊”的推进会上,来自各个领域的代表以他们的视角,畅所欲言,阐述对“最美教师”评选的看法。

  市领导叶新、祝鸿熙出席推进会,聆听各方建议。市委常委、副市长叶新说,“最美教师”评选,是展示教师队伍良好形象,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增强教育发展信心的载体,也是为了更好地凝聚正能量。因此,在对象选择上应更好地体现代表性,在评选程序上更好地体现公正性,在成果运用上更好地体现长效性。

  这个观点,其实是大家的共识,从本报摘选的部分代表发言中,可见一斑。

  □记者 陈晓苏 杨成栋

  华康明(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

  虽然是“最美”,但这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基于此,评选活动应该要有代表性;评选活动也要持之以恒,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建议有关方面给予荣誉获得者一些待遇;也要挖掘他们付出背后的故事,展开并细化,让感染人的细节渗透在一个个亮点中,为更多身处一线的教师明示学习方向。

  柯高军(永康日报社退休记者):

  我在民情专递工作室工作十几年,听过太多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反映,老百姓对教育的期盼是越来越大。这次面向基层的评选活动,角度很对,就应该多关注基层一线教师,让他们的荣誉感、职业感和敬业精神得到更好地发挥。在继续扩大正面宣传的同时,也要打击约束“人在岗、心在外”的“假教育”,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局面。

  朱伊琳(永康三中学生):

  爱是什么?爱就是教育的灵魂,这也就是“最美教师”的含义吧。所有老师都为心中的爱在默默奉献着,三尺讲台虽然平凡,但不平淡。春蚕一直没有说什么自语的话,但它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所有老师最高最美的评价。作为学生,我也认为,爱护学生、善于教学的老师就是“最美”的老师,他也是我们的骄傲。

  陈晓峰(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最美教师”不应该受数量限制,也可以多设置一些荣誉奖项,让所有参选的候选人都能获得相应的奖励,毕竟评选“最美教师”不是最终目的,关键目的是要把他们的闪光点及影响力扩大,让引领效果最大化。为了鼓励农村教师成长,也让他们的付出有所体现,评选活动应该向长期扎根、奉献在农村的教师倾斜。

  程宝山(退休教师):

  我亲历永康教育50年,见证了每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不论哪个时期,都离不开榜样的力量。评选“最美”,既要以小见大,要点面结合,也要上下齐动,更要前后传承。所谓以小见大,是寻找挖掘先进教师时标准不能过高,因为细小的所作所为,反映的也是崇高的精神。评选要力求全类别覆盖,也要注重品牌建设与传承,当然,学校内部也可以自行评选先进楷模。

  曹法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市委、市政府着力建设“两大生态”,同样离不开教育生态。我认为,在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根本任务的同时,也应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导向——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教育好孩子也是父母最重要的责任。所以,建议扩大评选范围,不仅要评选最美教师,也要评选最美团队、最美学校,还有最美家长。

  蒋晓望(市编委办副主任):

  此次评选活动犹如一缕阳光照进教师队伍,带来满满正能量。最美教师的“美”,不仅要体现在教育专业成果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师风、师德和奉献精神上。老师最基本的素质应该是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此外,评选要有公信力,在给“最美教师”一纸荣誉的同时,也要给一些实质性的荣誉,更要注重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

  陈小明(教育局退出现职领导干部):

  近几年,永康教育发展、上升快,这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教师评优活动,从来没像今年这样轰动过,力度大是应该的,同时,程序上应该公平,形式上也要得到大家认可。我认为,评先评优在向农村倾斜的同时,也要向教龄长的教师倾斜,给他们鼓励的同时,也要发挥模范的作用,让身边的人,多说说身边的事。

  夏红感(家长代表):

  教育局领导收到的那封信,是我写的。其实,写这封感谢信,初衷就是为了表达一个毕业生家长对老师的谢意,从来没想过引发这么大影响力的活动。说实话,这段时间,我经历了从意外到感动的变化过程,经由这么多部门联合,找到了不少和孙青华一样的好老师。和平年代,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最美教师”。这封感谢信,我觉得自己写对了。


永康日报 特别报道 00003 2015-08-18 永康日报2015-08-1800005;8763;8761;8758;8757;永康日报2015-08-1800018;8756;永康日报2015-08-1800019;8755;8753;8752;永康日报2015-08-1800014;8751;永康日报2015-08-1800015;8749;永康日报2015-08-1800012;8748;永康日报2015-08-1800011;8744;永康日报2015-08-1800006;永康日报2015-08-1800007;永康日报2015-08-1800008;永康日报2015-08-1800020;8760;永康日报2015-08-1800017;永康日报2015-08-1800009;永康日报2015-08-1800021;8759;永康日报2015-08-1800010;永康日报2015-08-1800013;永康日报2015-08-1800016;永康日报2015-08-1800022;8762 2 2015年08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