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农业“两区”建设

文章导航

  用科技和智慧织就更美画卷

  (上接1版)

  市委副书记蒋金红高度重视农业“两区”建设,多次带领相关部门现场指导加快两区建设进度。仅今年,他已连续数次深入农业“两区”,为农户现场送服务、送政策、送技术、送物资等,并希望各精品园区结合产业特色,做好科技文章,建成全省领先的农业科技样板点,引领我市现代农业走出一条“精、特、优”发展之路。

  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胡增强一直关注农业“两区”建设,希望通过“两区”建设,让我市农业真正实现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力促优势农业企业上市,做强做优精品农业,并以示范作用带动发展,借力五金产业发达的“互联网+”优势,不断拓展销路,把我市精品农业推向省外乃至全国全世界。

  市人大、市政协多次聚焦农业“两区”建设,通过视察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受益于“两区”建设

  李维哲的家庭农场驶上了可持续的现代型、特色型、效益型农业发展快车道

  9日,一场大雨后,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姚塘区块天蓝地绿,空气格外清新。在这里,一只只白色塑料瓶与田埂边绽放的向日葵等花一起,搭建起一张先进的生物防治技术网,达到病虫害整建制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减少用药次数,修复生态环境,打造成新型的绿色生态产粮区。

  近年来,该区块逐渐从传统农业升级到现代农业,深入开展生物防治技术、缓控施肥、水稻新品种示范展示、高产创建,以及低压管道灌溉等现代农业新技术,探索出一条绿色科技种粮之路。同时,建立了农业减灾防灾科技信息服务多媒体平台,以便社员随时查阅灾害性天气应对和水稻病虫害防治知识,为种粮大户、社员、农户提供方便查阅服务。

  姚塘区块2011年开建,2014年底基本建成。期间共整合实施了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水稻产业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水稻高产创建、水稻新品种展示等多个省市项目。从2004年起,该区块水稻新品种示范田一直承担了浙江省“8812”计划、浙江省“0406”计划中的单季水稻新品种示范展示,以及省农作物新品种扩展鉴定和丰产示范项目。

  同时,作为驻足区块的杨溪稻米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购置了数百万的现代农机,积极为社员、周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农资团购、育秧播种、田间管理、收购等统一服务。

  “仅为农户服务这一项,合作社每年就能获得奖励数万元。”杨溪稻米合作社负责人池振学算了一笔账。

  “两区”建设为种粮户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市各精品园创建点也频频传来喜讯。前仓历山脚下的食用菌精品园,其食用菌研究开发、技术培训、推广等方面在省内颇有名气。经过10多年研发,创新食用菌培养新技术20多项,驯化筛选灵芝品种10多项,获得技术成果奖励5项,并获得各项奖励补助资金数百万元。

  目前,该园区内的浙江菇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把农业与科技和“互联网+”“连线”,打造了10多间智能化菇房,每个菇房的门上都有一个显示器,菇房里的湿度、温度、光照等数据都会显示在上面。并通过传感器与手机连接,让管理者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对这里的情况实现远程监控。

  位于盘龙谷的前仓观赏树木精品园,通过政府园区专项资金补助,建成了百竹园、樱花园、牡丹园等园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观光休闲游客。

  在种粮户、精品园主受益“两区”发展的同时,我市新涌现的农场主们也传来好声音。“‘两区’建设能引领全市精品农业发展,让农户发展农业更有信心。”维哲农场场主李维哲采用全程机械化种粮,自主加工农产品,实现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一条龙”运作,可以像企业一样开发农产品,还能获得各项惠农政策的补助。

  涉足种粮领域并不算早的李维哲一家,流转土地近千亩,3年内投入200多万元购买了各类现代农机,除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外,又新增了紫糯米、红糙米等经济作物,待收获后加工成面条、酒、茶籽油等农产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增值。

  仅去年,李维哲购买农机获中央、省、市级农机购置补助数万元,农场还获永康农商行贷款50万元等政策的大力扶持,家庭农场驶上了可持续的现代型、特色型、效益型农业发展。

  各界憧憬“两区”建设

  农业“两区”建设为我市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更为农民生产搭建了致富新平台

  农业“两区”建设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浙江菇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汝芳有个远大的梦想,借力农业“两区”建设平台,通过科技和“互联网+”获得助力,把食用菌做精、做优、做强,最终实现上市。

  丰登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志信心满满,希望通过“两区”建设,不断完善粮食功能区配套设施,种出绿色、优质、有机的品牌大米,与合作社成员一起迈上农业致富路。

  永康发强家庭农场场主曹发强对“两区”建设寄予厚望。他表示,“两

  1、2010年6月2日,《永康市清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通过评审。

  2、2010年6月4日,成立市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3、2010年6月17日,出台《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意见》。

  4、2010年12月,编制《浙江省永康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2010-2018)》。

  5、获得2010年度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6、2011年3月14日,出台《永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1255”规划。

  7、2011年10月,首个特色林业精品园“永康市福林方山小柿精品园”通过省级验收。

  8、获得2011年度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9、2012年9月10日,首个特色农业精品园“永康市江南杨梅精品园”通过省级验收。

  10、2014年6月17日,首个现代农业示范区“永康市舟山蚕桑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

  11、2014年高产田最高亩产达1029.2公斤,为目前我省单季稻最高单产。

  12、2015年5月26日,另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区“永康市舟山省级方山柿产业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完成两个示范区创建任务。

  农业“两区”建设

  大事记

  秧苗传输机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料图片)。

  区”建设为我市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更为农民生产搭建了致富新平台。下一步,他将与家人一起脚踏实地悉心经营农场,延长产业链,做强做精产业。

  万亩粮食功能区稻花飘香,各精品园硕果累累。农业“两区”建设不仅保障了米袋子,丰富了“菜篮子”,更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下一步,我市将以发展现代农业、提升特色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谋转型升级,让更多的精品农业在丽州大地开花结果。


永康日报 农业“两区”建设 00002 2015-08-10 永康日报2015-08-1000007;永康日报2015-08-1000015;8182;8180;永康日报2015-08-1000013;永康日报2015-08-1000014;永康日报2015-08-1000011 2 2015年08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