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见证抗战

文章导航

  今年98岁的胡文火讲述年轻参军经历

  28岁时他参加过江西泰和保卫战

  老兵胡文火,今年已是98岁高龄,但精神矍铄,走路昂首挺胸。当他讲述其抗战经历时,还是那样谈吐自如,底气十足。他的右脚踝处还留着一道深深的疤痕。这是他在参加抗战时在一次实弹演习中留下的。

  近日,记者要给他拍张个人照片时,胡老立即站立起来,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飒爽英姿,可谓风采不减当年。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抗战老兵

  浴血杀敌

  主办单位:市委党史办 永康日报社

  民革永康总支部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永康党史网

  http://ykdsw.yk.gov.cn

  □通讯员 徐庆丰

  赶集时被抓壮丁

  1918年,胡文火出生在象珠镇枫岭脚村,小时候因家境贫困,到了12岁才去附近的连枝学校读书。高小毕业后,虽然他成绩优异,已经达到了中学分数线,但还是因为家里太穷,17岁的胡文火最终放弃学业回家务农。

  1942年,日本鬼子已经侵占永康三十里坑。象珠镇一带虽然不是沦陷区,但时常有鬼子来袭扰,老百姓也居无宁日。

  25岁的胡文火应附近椒坑小学邀请,做了教书先生。在课堂上,胡文火经常给学生们讲述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一些暴行,并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长大为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由于战乱不断,学校入不敷出,胡文火拿到的薪水竟然难以维系正常生活,于是他离开学校,继续回家务农。

  1944年农历四月的一天,胡文火去赶集市,路上就被乡公所的人抓了壮丁。按照当时的规定,一户有兄弟两个的,必须要出一个人去参军。胡文火有个哥哥,因为他更年轻,就抓走了他。

  加入二十五军

  胡文火清晰记得,那年一起被抓走的,枫岭脚村有2人,雅吕村有2人。乡公所的人用绳子把他们四人捆住后,就押到了永康城里。在城里给他们松了绑,休息一夜后,征兵的就带他们一起步行前往丽水。

  两天后,他们到了丽水。此时,由全省抓来的200多名壮丁都已经汇集到了丽水,在这里,他们等待着国民革命军二十五军的整编接收。胡文火因为读过书,就成为了二十五军第十三师三团迫击炮连一排的一名战士。他领到了军装,配备了一把步枪,还发到一个毛竹碗,挂在腰间,行军途中除了吃饭,还可以盛水喝。

  离开了浙江后,部队经过福建蒲城等地行军,最后在江西南城县新丰镇驻扎下来。

  练习发射迫击炮

  二十五军原来是属于国军中的“杂牌军”,军纪松弛,外强中干。军长黄百韬接任后,大刀阔斧地对二十五军进行整饬,严肃了军纪,调和了官兵之间的关系,加强训练,取得了显著的训练效果。在黄百韬的努力下,部队不仅军容整齐,且强于夜战和近战,射击搏斗均明显优于普通国军。

  “我们的训练非常艰苦,由于在抗战期间,我们每天只吃两顿饭,吃的粮食也是以糙米为主,还吃不饱,但一天三次操两堂课是必不可少的。”胡文火说,每天清晨天蒙蒙亮,嘹亮的号声就把他们从床上叫起来了,开始了一天的操练。

  当时连队里识字的人不多,胡文火写了一手好字,连队里一些抄抄写写事情就理所当然地落在他的头上。每次胡文火也能圆满完成,因此他也深得连长朱耀祥的赏识,也较早让胡文火接触了迫击炮。

  “要想打炮打得精准,炮兵的观察能力最重要,找准目标位在正前方、或右前方、或左前方,距离多少米,然后算好装多少炮弹,然后再开始炮击。” 只见老人正襟危坐,用手不断比划着,回忆起那段打迫击炮杀敌的经历,他总是神采奕奕。

  泰和县失守

  当时江西临时省政府所在地是在泰和县。说到这个泰和县,在抗战期间与我们永康的地位有着几分相似。1939年3月,随着江西省会南昌的沦陷,省政府秘密撤至泰和县,泰和承担起抗战时期江西临时省会的历史重任时间长达5年。

  1945年初,日军由广东南雄以及湘赣边界等地窜入赣州,准备沿赣江而下,打通与南昌日军的连接,临时省会泰和受到严重威胁。江西省政府被迫分批次从泰和迁到宁都地区。

  1945年7月12日,由广州后撤的日军27师团、40师团抵达江西赣县(今赣州)与在当地131师团会合。10天后,日军兵分三路,进攻泰和县城。当地守军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7月23日,根据上级命令,胡文火所在连队也参加江西泰和县城保卫战。那时候,胡文火和战友们一起,奔赴前线,在离泰和几公里外的山上,架设迫击炮,配合正面部队的防守,向日军发出了仇恨的炮弹。

  由于日军实力强大,火力很猛,泰和最终失守。为了保存实力,炮兵连夜提早撤离了阵地。留守泰和县城的一些军政人员被杀。泰和由此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最后一个沦陷的临时省会城市。

  收复失地,演习中受伤

  7月27日,日寇继续北犯。尾随追击之中国军队于当日拂晓收复泰和。日军后经吉安、新干、樟树往南昌方向行进。8月2日中国军队在赣江神岗山附近截击日军船只400余艘,缴获船上所有物资,日军溃败逃窜。

  为了让新兵尽快掌握迫击炮射击技能,8月份,二十五军又进行了一次实弹军事演练。在操作迫击炮过程中,胡文火被大炮巨大的后挫力击伤了右脚,当时被掀掉了一块肉,血流如注。他被送到了附近的野战医院。没有想到医院条件很差,没有床铺就让他睡在地上治疗。

  胡文火在医院里养了一个月的伤,日本鬼子就投降了。不久部队要换防到其他省份,胡文火的脚伤没有完全好,也不能行军打仗了。在他本人的要求下,9月下旬,部队同意他先出院回永康休养。

  就这样,胡文火撑着拐杖,历时一个月,独自一步一拐地走回到了永康。

  在家完全养好脚伤后,国共内战爆发了,胡文火没有回部队,就在老家大山里种地务农,有空就看书读报写写字。

  在文革期间,胡文火也遭受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忍辱负重,对人谦逊和善,不去结怨。并潜心教育自己的子女,长大一定要有出息。如今他的儿孙都事业有成,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目前,98岁胡文火也是枫岭脚村最年长的寿星了,他德高望重的人格魅力,也得到了众多村民的尊重。


永康日报 见证抗战 00003 2015-08-09 永康日报2015-08-0900005;永康日报2015-08-0900006;永康日报2015-08-0900010;永康日报2015-08-0900011;永康日报2015-08-0900012;永康日报2015-08-0900013;8090;永康日报2015-08-0900009 2 2015年08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