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水务等部门联合执法保护饮用水源

  我市开展“地虾笼”违法捕捞专项整治

  在杨溪水库,工作人员在清理漂浮在水上的落叶。

  在打捞“地虾笼”过程中,

  捕鱼人上前与执法人员争辩,

  执法人员义正辞严,依法说服教育。

  4日,38度的高温炙烤着杨溪水库水面。来自市水务局及市水政监察大队、石柱派出所及该所杨溪水库警务室、杨溪水库灌溉工程管理局、永康日报社、电视台等单位20余人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身着橙色救生衣乘游艇、沿杨溪水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打响了饮用水源地“地虾笼”专项打捞整治联合行动。

  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分管水政监察工作的徐航担任活动现场指挥。他说,杨溪湿地一期、二期工程运行后,进入杨溪水库的水质已明显改善,但夏季来临水上活动日益频繁,在饮用水源内游泳、洗衣等行为屡禁不止,更有人设“陷阱”捕杀当季高产鱼苗,直接降低了饮用水源的自净能力。此次联合执法行动专项出击,针对的正是毁灭性违法捕捞行为——“地虾笼”,在夏季用水高峰期保障市民饮水安全。

  严于管理 敢于担当执法

  我市每年都要投入数十万元,增殖放流数十万尾鱼苗,用于净化饮用水源。其中有的鱼儿还在生长期,便惨遭非法捕鱼人“暗算”:他们以营利为目的,在隐蔽的区域埋网、使用掠夺性的地虾笼捕捞,破坏了渔业资源和河道生态环境,致使饮用水资源面临严峻的考验。

  当日在杨溪水库,联合执法人员的船只没开出几米,就看见一只瓶子浮在水面上一动不动,远看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警惕地把船开近,捞上来一看,居然牵出一条长长的“地虾笼”。

  “地虾笼”,又被称绝命笼,笼眼小且密,鱼类容易钻进却不易逃脱,如此捕捞鱼类,可对鱼类造成灭绝性的伤害。于是,市水务局将饮用水水源地“地虾笼”单独列为专项巡查活动打击对象,在鱼类产卵季节(4月到7月)过后,增加行动力度,确保鱼类安度生长期。

  在专项行动中,工作人员一路走一路捞,牵上船的“地虾笼”越来越多,堆叠成一座小山,远处的水面上仍有漂浮着几只塑料瓶,执法人员乘船前往,均查获并收缴了若干“地虾笼”,引发了围观“笼主”的强烈不满。几位捕捞人员驾着瘦长的渔船,气势汹汹地尾随拦截巡逻的执法船只。有人甚至走上前理论:“我们是经过渔业开发公司允许,可以打捞鱼类的。”执法人员当场据理力争,表示“地虾笼”是违禁的非法打捞工具,“地虾笼”捕捞鱼类属于违法行为,理应受到法律制裁。

  《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明确规定:使用国家和省规定的禁用渔具或不符合规格标准的渔具的,没收渔获物、违法所得的渔具,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捕捞许可证。联合执法工作人员奉劝涉案的村民积极配合执法工作,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杜绝非法捕捞行为。

  增殖放流 提升水源水质

  水政监察大队是此次联合执法行动的单位之一。他们是我市水政监察工作的主体单位,工作十分忙碌。5名队员上午忙完联合执法活动,下午又有人马不停蹄地前往市民举报地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维护法律尊严,同时提升鱼类净化水资源的能力。

  水政监察大队目前共有17名工作人员,时常切换渔政管理站、水政监察大队、河道管理所工作人员三种不同的身份,出没于我市各大水域,和非法捕鱼行为打“游击战”。

  该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李永昌告诉记者,打捞“地虾笼”,保护水源地的行动早已开展。该大队在去年12月的执行活动中旗开得胜,共搜缴销毁南溪金水湾段、永康江水文站段地虾笼计100多只,缴获放生渔获物约20千克。截至今年7月,水政监察大队共立案30起,结案30起,收缴罚款16万元;完成2014年度重要水域增殖放流工作,总投资40万元,共放流花鲢夏花1450万尾,白莲夏花1455.5万尾,瓯江彩鲤夏花130万尾;组织打捞“地虾笼”3次,收缴“地虾笼”750只。

  这些缴获成果都是该大队的工作人员接到举报电话,或明察暗访,了解事实情况后,前往事发地办理的,地点主要分布在7大水库和以南溪和永康江为主的江河流域。

  由于水域保护措施实施到位,增殖放流效应日渐凸显:水域变清,鱼也越来越多。绝迹多年的石斑鱼、老虎鱼也游回水库、溪流安了家,并不断利用自身净化能力保持水域清洁,净化工作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今年开始的“地虾笼”打捞专项行动,进一步延伸了这种良性循环,开始逐步提升饮用水质。

  多措并举 保障水源安全

  保护饮用水源的工作还有很多,包括打捞水面漂浮物,制止市民下水游泳,打捞撒入水中的渔网,等等。方式除了在显眼位置设宣传牌、人为上前规劝外,水政监察人员还加强巡查工作,制止伤害饮用水源的行为。

  象珠镇三渡溪水政监察中队,目前正不遗余力地投入到保护饮用水源地的工作中来。随着我市象珠水厂二期工程运行,该厂的日供水规模连翻两倍升至3.75万吨,对唯一供水地三渡溪水库的供水需求随之增加。

  该中队工作人员胡颖芳告诉记者,三渡溪水政监察中队共有11名巡查人员,平时就利用两辆电动车、一辆皮卡、一艘打捞船,保护饮用水安全。前期梅雨时节,被山上冲刷下来的树木枝条比较多,气温一高树叶容易腐烂影响水质,他们为赶工作进度,只能冒雨开船进入水库打捞。

  杨溪湿地一期工程总投资940万元,占地240亩,日处理地表水能力达4.6万吨,2013年就开始运行。二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建设面积达600亩,目前已部分开始运行。处理后的水源达到了二类水质标准,流入杨溪水库。

  受保护的水域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持续供水。永康市钱江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青松表示,夏季城区日供水量峰值约14.3万吨,主要由杨溪水库供水,目前统计数据显示,暂无严重的供水不足的状况。象珠水厂厂长颜子广透露,目前,水厂已拥有为区域正常供水的能力,范围内地势最高的上仁村,过去多年只有在中午12点到下午4点才能接水,目前已经24小时供水,真正告别了饮用井水的时代,村民不用再担心井水微量元素超标或者被污染,损害身体健康。

  联合执法、水政监察只是保护水源地工作的一部分。饮用水关系到千家万户,保护饮用水源人人有责!

  联合执法小组打捞上来的“地虾笼”

  堆叠成了一座小山。

  此次活动中,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分管水政监察工作的徐航(后排左三)担任现场指挥。

  □记者 陈慧


永康日报 特别报道 00003 2015-08-07 永康日报2015-08-0700005;永康日报2015-08-0700009;永康日报2015-08-0700021;永康日报2015-08-0700022;永康日报2015-08-0700017;永康日报2015-08-0700020;永康日报2015-08-0700006;永康日报2015-08-0700008;永康日报2015-08-0700011;永康日报2015-08-0700012;永康日报2015-08-0700013;永康日报2015-08-0700015;永康日报2015-08-0700018;永康日报2015-08-0700019;永康日报2015-08-0700010;永康日报2015-08-0700014;永康日报2015-08-0700016;永康日报2015-08-0700007 2 2015年08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