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小学校服新国标出台,棉含量不低于35%
我市企业主动送检布料提质应对
□见习记者 潜艇
3日,缙云客商胡先生拿着校服汗衫,来到成才服装有限公司门市部,咨询能否按照该样品制作300件。制作校服20年的公司总经理徐振德接过汗衫,反复观察和触摸后,断然拒绝了。徐振德为什么如此“狠心”?
校服有了新国标
“汗衫面料是全涤纶的,不符合现行校服国标,我们不能生产。”徐振德直接向胡先生道明了原因。
胡先生觉得徐振德是为抬价找借口,不依不饶地反问是哪里来的规定。
徐振德不慌不忙地掏出手机,搜出了首部中小学生校服产品国家标准《中小学生校服》内容:“你看,校服直接接触皮肤部分棉含量标称值不得低于35%,甲醛含量按纺织品B类要求执行……新规在6月30日已实施,正式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也在7月13日下发。建议你带符合国标的汗衫再来,否则没人会接。如果被查到生产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企业将会被列入采购黑名单。”
“双送检”提高成衣品质
正如徐振德所说,不只是成才服装公司,在中国文教用品生产基地前仓镇集聚的20多家校服生产企业,在了解新规后,也纷纷积极应对。
当天,记者走进品之路服装公司时,在30份材料各异、颜色不一的布料样品中一番搜寻后,董事长章梅苹拿出一块涤纶麻纱布,对照质检单上确认后,毫不犹豫地将其扔进了垃圾桶。
“拿到布料前,供应商虽已质检,但到货后,我们会再检一次。”章梅苹说,“双保险”能大大提升成衣合格率。
其实,早在校服国标发布前,章梅苹就会主动送检布料来提升和保证品质,借此巩固和拓展省内及北京、上海、福建等省市的校服业务。
记者了解到,随着校服质量标准的提高,布料质检成为了越来越多校服企业规避成衣不合格风险、减少经济损失的必修课。“虽然目前国家只对成衣送检有强制规定,但今后我们还是会送检每批次布料。”章梅苹说。
最终售价不一定上涨
新政相继出台后,不仅使业内刮起了布料、成衣“双送检”风,也促使企业开始转变生产工艺。尤其是在印花环节,不少企业弃用甲醛含量可能会超标的油墨,改用热升华转印技术或用每公斤贵100元的胶浆等环保材料。
“如果严格按校服新规执行,每件校服的制作成本会提高10%—15%。”章梅苹说,检测频次增多,生产工艺改进可能会让今后校服售价上浮。
“企业可以按布料的颜色和成分分批次送检来降低成本,因为同一批次的灰色涤纶布100米和1000米的检测费用都是2000元。”徐振德认为送检成本处于可控范围内,校服售价不一定会涨。而且,现有国标是每个校服企业都不敢触碰的“高压线”,而随着校服市场蛋糕不断做大,各校服企业都在相互竞争,争夺客户,稳定价格就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图为成才公司员工正在赶制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