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技特派员进驻我市企业
服务面扩大至全行业
□记者 陈晓苏
本报讯 4月28日,浙江工业技术研究院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挂牌成立的当天,该研究院就与我市达成了合作协议。现在,这份协议有了实质进展。
3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在市科技局的“牵线搭桥”之下,与我市新多、炊大皇等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今后,宁波材料所的科技特派员将进驻这些企业,并把服务半径扩大至全行业,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同时,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防盗门生产与场地有关,现在生产车间基本已经饱和,产能提升有困难。”新多集团董事长程新贵高兴地签下协议,因为明年上马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的计划已经迫在眉睫,可这其中还有部分技术难题亟待突破。
最让程新贵头疼的是热转印技术。“木纹转印要多道工序,现在只能依靠人工技术解决,效率很低。”程新贵热衷于向科技要生产力,可公司曾与多家木纹机制造商有过接触,对方的产品在木纹细腻性、色彩等方面均达不到新多的要求,“现在我们急需外部技术力量支持,通过双方合作,打破传统工艺,实现技术突破。”程新贵希望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专家们可以帮助企业打破这一“僵局”,让企业节约场地、减少人员的同时,又能提高产能。
虽然还未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但普赛迅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永华也和程新贵一样,对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寄予了厚望。这家主要生产石油钻、采用仪器仪表的企业,目标是做到行业内的“高精尖”,不过眼下产品核心零件还需“仰赖”国外进口。
“如果在中科院专家帮助下,可以实现自主开发的话,那对企业来说又是质的飞跃。”周永华提出的想法,让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孙斌等研究员直呼“这课题有意义”,临行前,还特意去车间找了相关零部件要带回去好好研究。